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引言飓风中心通常被人们认为是在雷达屏面上出现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几何中心。为了揭示不同的风暴特征,例如飓风眼大小、椭圆率、回波运动和风暴运动等,许多研究者研究延时电影胶片(time-lapse film)的飓风照片。为了研究风暴路径细节和论证风暴的陀螺形的运动,需要更多的眼中心定位资料。在从地面雷达照片中收集定位资料时,作者观测到飓风眼经常既不是圆形的,也不是椭圆形,而似乎是六角形的、四方形的或三角形的。这些多角形结构虽不太完整,但其直线轮廓却是难以否认的。 2.资料和分析本文所研究的观测资料有:1)平面位置显示器(PPI)显示的16毫米和35毫米延时电影片记录,2)为计算机使用而经过数字转换的雷达反射率的  相似文献   
2.
一、导言 Erickson 和 Winston,(1972)第一次从气象卫星云图上观测到从西北太平洋的一个命名热带气旋(以下不管其强度,一概称为台风)的中心偶尔有范围很大的一股含有中云和高云的云流向东北方流出。作者们指出,这种云流是由大量的热带的热量和水汽输送到西风带里去造成的。Ramage(1974)研究了中国南海1970年10月的3个台风,得到的结论是:高空云流外流是由于在对流层上层有西风槽逼近而在槽前又有热通量的辐散所引起的。他还发现,在槽线以东的涡度平流会增强台风上空的质量辐散,而在云流形成时,风速也随之加大。他的这个发现与Riehl(1972)的结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1.引言海上交通常受台风海浪的影响。为了最大地保证船只的安全以及减少船只改变航线而付出的代价,我们必须预报出大风的水平范围。对于海面状态,地面风速为15米/秒的半径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本研究使用西北太平洋和西大西洋的无线电测风资料,计算了离台风和飓风中心各个距点上地面风≥15米/秒的发生概率。文章探讨了15米/秒等风速线与风暴强度和范围之间的关系,还讨论了沿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George和Gray(1976)应用资料综合方法拟合了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气旋的路径与环境风的关系。他们的综合资料指出平均风暴路径左偏于平均环境气流16°,平均环境气流是根据距风暴中心1—7°半径区内的500毫巴无线电测风资料推导出来的。另一个探讨热带气旋周围环境引导气流的方法是检验经过适当过滤后,从引导场中剔去中、短波的业务分析,以消除热带气旋环境的影响。本文的目的是为了介绍这种经过过滤后的引导场的结果,并将这些结果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路径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5.
马德华 《气象》1980,6(7):31-31
一般人们总认为,无论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龙卷风都是气旋式旋转的,即在北半球呈反时针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而反气旋式龙卷风则非常稀少。但从研究来看,反气旋式龙卷风也可经常发生,而且,反气旋式龙卷风常常还会在气旋式龙卷风的附近形成发展,两者的距离远近不一,远的可相  相似文献   
6.
热带气旋(台风或飓风)的强度预报一直是比较困难的,它们的加深和加强常常是断续而迅猛地发展,有的甚至会在几小时内突然地发展。对强度变化目前使用的预报方法大多基于气候学、外推法、相似法或综合采用各种方法之长。但这些方法对于预报异常迅速加强的气旋都不够理想,原因之一是不能识别气旋迅速加强之前的特征。要改进这类预报方法须增加对这种热带气旋的特性的认识。本文旨在详述迅速加深的台风(简称RD)的气候特征。一、台风的加深阶段 a.资料和方法台风中心气压的下降率是评估台风迅速加深的最好指标之一。因为用中心气压来度量强度比用最大风速更可靠和更具有代表性,而且可以避免飞机探测取样方法所带来的误差(Colon,196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