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选取对潜流交换具有重要影响的河床地形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数值模拟(MODFLOW程序)的方法研究在河床横剖面地形不均匀的条件下,潜流交换量的空间分布以及地下水流场的演变机制。结果表明:在河床地形起伏不均的情况下,潜流交换量更易发生在河道的深水区域;地下水流向受河床地形影响较小;近河床界面处的地下水流速受地形起伏影响剧烈,深水区域的地下水流速远大于浅水区地下水流速;通过与现场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出河床地形起伏是引起潜流带渗透系数非均质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基于竖管法测定沉积物渗透系数的原理,设计一种以空气作为流体测定沉积物渗透率的试验方法—气动试验法,将沉积物的空气渗透率(k_a)转换成用水当做流体时测定的渗透系数(K_w)。利用气动试验法和竖管法分别测定3组沙漠砂样和7组河漫滩砂样的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表明,气动试验法测定沉积物的渗透系数可行,与竖管法相比更加方便、快捷,可以解决竖管法耗水、耗时的局限性,可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野外沉积物渗透系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美国Sand Hills地区地下水数值模拟及水量平衡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下水数值模型MODFLOW和非饱和带水平衡模型对处于半干旱半湿润沙丘地区(Sand Hills)地下水位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含水层补排水量,河流与地下水补排关系,以及区域水平衡过程。揭示了独特沙丘地形和土壤特性对地下水补排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入渗率大、非饱和带厚的沙丘有利于降水入渗补给,减少了地下水蒸散发损失。加上下覆含水层具有良好的地下水储水空间,是该地区储存丰富的地下水量,以维持河流稳定流量,供给众多湖泊和湿地的原因。该研究对我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水资源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饶平县15个区域自动站2012—2021年和饶平国家气象观测站1956—2021年的逐年降水观测资料,采用EOF分解、线性倾向估计、累计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验以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饶平县降水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近10年饶平县年降水量呈北多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多雨区与山区、少雨区与平原基本重叠。(2)EOF第一模态解释了总方差的90.2%,通过了North显著性检验,具体表现为全县偏枯(丰)一致型,2012—2017年为全县偏丰期,2018—2021年为全县偏枯期。(3)饶平县近66年降水量不存在突变性增多或减少,年际变化差异大,变化趋势不显著;1956—1989年,饶平县年降水量呈波动减少趋势,1990—2021年呈波动增多趋势,其中2005—2021年间变化出现了2次较大振幅的增多和减少。(4)饶平县年降水量存在5~7、12~16、27~32年的时间尺度周期,其中准16年是主尺度周期,未来几年降水量可能会呈现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