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法,对2000-2019年兰州地区秋冬季(当年11、12月及次年1、2月)850 hPa、700 hPa、500 hPa环流场进行环流指数分型,并分析该地区主要环流型与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50 hPa高度层以平直环流型为主,NE型(东北型)是主要环流型,700 hPa及500 hPa高度层均以混合型环流为主,主要环流型均为CE型(气旋东风型)。通过分析环流型与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发现,850 hPa、700 hPa和500 hPa高度层配合形成的组合环流型中,NE-CNE-CE、CNE-CE-CE、NE-CE-CE型是兰州秋冬季较易造成污染的环流型。在这3类环流型下,气团主要经由兰州市东北部进入市区,途经污染排放源地区,是造成兰州地区秋冬季污染的主要原因。NE-C-CE和E-C-CE环流型属于有利于传输扩散的环流型。在这2类环流型控制下兰州市位于低压区,气压梯度小,全天以弱上升气流为主,上升气流有利于污染物浓度降低。空气污染指数与环流型存在较好的对应,但并不能一直保持一致变化,这是因为污染变化相对于环流型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华北平原区域背景气溶胶成分及其变化特征,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在泰山顶采集了64个PM10滤膜样品,分析了样品的PM10及其中无机盐离子和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并对各成分相关性等进行了分析。泰山PM10年均质量浓度约为68.4 mg/m3,其中无机盐离子约占总质量的64.8%,碳气溶胶约占17.4%。无机盐离子的质量浓度从春季逐渐增大,夏季达到峰值,秋季下降,冬季最小;OC质量浓度从春季至秋季逐渐增高,冬季最低,EC变化类似,但夏秋两季差别不大。二次有机碳(SOC)与OC的比值四季均在50%以上,年均值约为58.5%。通过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发现,在经过城市的较短轨迹以及南方较短混合轨迹的影响下,泰山PM10质量浓度较高,而西北长距离传输气团PM10浓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3.
大气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气溶胶的散射吸湿增长特性反映了相对湿度对气溶胶散射能力的影响。研究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对于评估气溶胶辐射强迫、了解气溶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特性的研究意义、监测方法、中外研究进展、参数化拟合和模型模拟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展望。中国在该领域开展的研究数量偏少,广泛开展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特性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大气气溶胶密度观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环境效应、健康效应均与其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其中,密度是大气气溶胶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密度影响着粒子的输送过程和在人体肺部的沉积过程。密度可以分别将电迁移率粒径和空气动力学粒径,数浓度和质量浓度联系起来。密度的变化可为气溶胶的形成和老化过程提供信息,细粒子分粒径的密度还可为大气过程和化学组分的演化提供参考依据。因此,研究大气气溶胶密度对了解气溶胶化学组分,评估气溶胶形成过程以及探究气溶胶在人体内的沉积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国内在该领域研究总体较少,对大气气溶胶密度的定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影响因素和变化特征等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对未来开展大气气溶胶密度的观测和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