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试点之中。21世纪之初的本次课程改革借鉴了日本、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做法,教材建设、发行机制由“一纲一本”向“一纲多本”(一个课程标准下多种教材版本)的模式转变。从2001年、2004年颁布义务阶段地理课程标准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开始,到2006年9月,我国初中地理教材先后有7个版本在全国试用,高中地理教材也有4个版本在10个省区试用。这种模式在使用几年来,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通过对日本近年来来教材建设与使用状况的评介,反思我国新课程教材的发行与研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旱地紫色土团聚体特征的指标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肥力的基础,团聚体结构对土壤肥力有重要的影响。用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平均重量直径(MWD)、粒径分布分形维(D)和表面分形维(P)分别对紫色土团聚体及水稳性团聚体进行分析:几何平均直径(GMD)、平均重量直径(MWD)、粒径分布分形维(D)和表面分形维(P)从不同角度反映紫色土团聚体特征;几何平均直径(GMD)、平均重量直径(MWD)对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均能较好地反映;粒径分布分形维(D)和表面分形维(P)能更好地反映团聚体的水稳性和抗蚀性,是描述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和抗蚀性的新指标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一维定常积云载水绝热模式模拟计算了403个算例,得出盛夏积云的基本特征,确定盛夏积云是人工催化作业的主要对象.结合湖北省飞机、高炮人工降雨实际,用一维时变积云微物理过程双参数化模式模拟计算了作业日的自然云和催化云的变化,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盛夏垂直发展旺盛的暖底(≥20℃)积云既具有暖云催化条件,又具有冷云催化条件.  相似文献   
4.
谢德誉 《气象》1985,11(9):42-42
WT-2、WT-3卫星云图接收设备天线部分的故障多数是由于天线头保护不当引起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天线头有机玻璃外壳变形,反射帽底边至振子λ/4(λ为波长)的距离改变,使得天线头的辐射中心与反射体的焦点不能重合,反射体所汇聚的电  相似文献   
5.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前景展望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旨在从典型区域角度揭示土地利用变化背后的真正动因及其作用机理,进而动态模拟、预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土地利用系统的自组织性及其内驱动因子作用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必须与某一特定区域相联系,以便确定合适的可定量指标来体现外生驱动因子的驱动效果。系统地识别土地利用系统在不同控制状态下的驱动因子及其多种时空尺度效应,建立具有综合模拟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型,能减少土地利用系统通常受临界值域和突变所左右的局面。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识别、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过程模拟等的研究现状表明,为更好地理解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机制和原因,测度现有及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速率、过程和地点,支持政府相关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促使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应优先考虑以下研究领域:①驱动力因子识别及其作用效应的尺度依赖性;②驱动力因子的贡献量化及其在具体区域的非均一分布;③驱动力因子作用过程的自然反馈机制模型化。 [HT5H]关〓键〓词:[HT5K]  相似文献   
6.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结构模型、有机无机复合体与团聚体的关系、有机无机复合体的肥力特征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现代测试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发展形成了腐殖质胶体、有机无机复合体及有机质-异源生物物质复合体的结构模型,在纳米化学水平和三维分子结构模型上重新认识和阐明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机无机复合体是土壤改良剂、营养源和重金属或有机有毒污染物过滤器;应在土壤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中,重视有机物质与矿物质相互作用和结构模型研究,加强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环境化学行为和颗粒迁移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华南亚热带武夷山地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存最为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文章基于武夷山地区不同海拔人为干扰较少的76个表土孢粉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探讨武夷山不同海拔表土孢粉组合特征及其与现代植被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主要孢粉种类的空间散布规律及气候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武夷山脉表土孢粉组合整体上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对应的现代植被群系及其垂直分布特点,优势的孢粉种类包括松属、柯属-栲属、常绿栎属、杉科、木荷属、芸香科、冬青属、蔷薇科、禾本科和蒿属等,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孢粉组合特征,并且自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孢粉组合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低海拔地区(0~450 m)孢粉组合以栲属-柯属、常绿栎属、山茶科、木荷属、冬青属、禾本科和芒萁为主;中海拔地区(450~1 850 m)常见栲属-柯属、松属、杉科、铁杉属和常绿栎属;高海拔(1 850~2 200 m)山顶的优势孢粉种类为松属、禾本科和芒萁等。2) RDA和聚类分析能较好地将表土孢粉样品划分至各自群落,年均温(MAT)、年均相对湿度(MAH)、年均...  相似文献   
8.
含碎石紫色土坡面降雨入渗和产流产沙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室内土槽模拟降雨试验基础上,观测了具有不同碎石体积含量紫色土的降雨入渗地表产流产沙量以及细沟间径流和细沟径流的流速,以期建立碎石含量与土壤流失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碎石混合对降雨入渗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当碎石含量为20%~30%时,碎石的存在增强土壤入渗能力,当碎石含量提高到30%时,土壤的入渗能力被削弱。土壤中碎石混合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对坡面细沟间径流流速和细沟径流流速产生不同的影响,随着碎石含量的增加,细沟间径流平均流速逐渐增加,细沟径流的平均流速逐渐降低。土壤中碎石混合通过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增强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随着碎石含量的增加,径流含沙率和土壤流失量显著降低,土壤流失比与碎石含量呈极显著指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孢粉学分析是古生态与古气候定量重建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立现代表土孢粉与植被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利用地层孢粉准确解释古生态与古气候变化的前提条件。基于华南亚热带中部山地垂直植被带采集的113个现代表土和苔藓孢粉样品,采用典型对应分析方法(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探讨研究区不同海拔表土孢粉种类散布规律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华南亚热带中部地区现代表土孢粉组合中乔木类以壳斗科栲属、常绿栎属、松属、杉木属和大戟科等种类占绝对优势,草本植物花粉以禾本科、蒿属、菊科和莎草科为主,蕨类孢子以三缝孢子、芒萁属、水龙骨科和单缝孢子为主。2)研究区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孢粉组合呈现以下变化规律:低海拔地区(0~702 m)孢粉组合以栲属、常绿栎属、松属、野桐属、枫香属、茜草科以及禾本科花粉为主;中海拔(703~1 299 m)山坡的优势孢粉为栲属、杉木属、松属和常绿栎属;高海拔地区(1 300~1 600 m)以栲属、常绿栎属、水青冈属、杜鹃花科以及松属花粉最为丰富,表土孢粉组合变化过程与现代植被群落优势种类有较好的一致性。3)CCA分析结果显示,控制研究区域主要表土孢粉分布的气候因子为年均降雨量(MAP)、最热月降水(Mpwa)和最热月温度(Mtwa);松属、杉木属、栲属、常绿栎属、山茶科、水青冈属和落叶栎属等高百分比含量的花粉所对应的气候特征较为明显。4)低海拔地区的优势种属栲属、常绿栎属等以及相对高海拔的松属、杉木属和水青冈属等能较好地反映气候因子对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因此,文章揭示了华南亚热带中部地区表土孢粉在垂直植被带上具有明显差异,孢粉散布规律可能与研究区植被组成、生境、花粉形态与传播媒介等因素有关,能为利用化石孢粉数据进行古生态与古气候定量重建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The Grid-point Atmospheric Model of IAP LASG version 2 (GAMIL2) has been developed through upgrading the deep convection parameterization, cumulus cloud fraction and two-moment cloud microphysical scheme, as well as changing some of the large uncertain parameters. In this paper, its performance is evaluated, an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are som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GAMIL2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version GAMIL1, for example, the components of the energy budget at the top of atmosphere (TOA) and surface;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shortwave cloud radiative forcing (SWCF); the ratio of stratiform versus total rainfall; the response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to the tropical ocean; and the eastward propagation and spatiotemporal structures of the Madden Julian Oscillation (MJO). Furthermore, the indirect aerosols effect (IAE) is -0.94 W m-2, within the range of 0 to -2 W m-2 given by the IPCC 4th Assessment Report (2007). The influence of uncertain parameters on the MJO and radiation fluxes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