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短时预报,有人称超短期预报,或临近预报,它的预报时效一般在六小时以内。我国开展短时预报大概始于七十年代,如组建于七十年代初期的“闽、浙、干、皖四省相邻地区军队、地方气象联防组织”,它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监测站点的密度,提高联防区内各台站对短时灾害性天气预报的能力和服务效果,并取得多次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湖南、吉林、安徽、辽宁、上海、北京、天津等省、市气象台也分别于七十年代后期或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用天气雷达和加密的站点观察资料,开展短时预报试验,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日本模式输出信息,统计同单站雨量量级关系,建立大雨地方MOS预报,仅仅是初次的尝试。它的实际业务能力如何?是否优于其他单站预报方法,目前尚难定言,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但是,从它的历史拟合、82年的试报和83年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是令人满意的。例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