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易建坤  崔凤梅 《广东气象》2007,29(B12):55-57
2005年共出现多次明显的天气过程,利用鹤山实况资料及ACAR资料,分别分析了20134年冬季~2005年初春的干旱、20134年底~2005年初冷害、6月洪涝、7月高温等比较有代表性的天气过程及环流特征,同时简述了2005年天气概况。  相似文献   
2.
崔凤梅 《广西气象》2007,28(A02):172-174
通过对台山市气象站1998年3月至1999年2月E601B型与小型蒸发器一年蒸发量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小型蒸发量较大型蒸发量偏大的结论,并且分析了小型蒸发偏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浅谈自动气象站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自动站主要部件的日常维护、清洁、保养进行了浅析,目的是为了说明日常维护对仪器正常运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崔凤梅  麦北坚  刘娜 《广东气象》2013,(5):34-36,55
利用1981-2010年江门市6个气象观测站的30年相关天气观测资料,分析了全市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较准确地描述江门市霾天气分布情况.以1981-2010年30年平均的霾天气年总日数(记作d30)为基准,暂定:1d≤d30< 10 d、10 d≤d30< 30 d和d30≥30 d的地区分别为霾天气的偶发区、多发区和高频区.结果表明:全市东北部、北部和西部的霾天气较多,中部地区相对较少,东南部地区极少;新会、鹤山、恩平d30≥30 d,是灰霾天气的高频区,其中新会区高达84 d,为全市最高值,其次是鹤山市为60 d、恩平市为46 d,台山市和上川岛属于沿海地区,霾天气较少,分别为22、2d.霾天气的季节分布基本为冬多夏少;近30年江门市霾天气的总体趋势为波动增多,线性倾向率为3.58 d/年;在年际尺度上,霾天气与风力条件具有很好的反相关对应关系;2006年6月(包括6月)以前以相对湿度≤70%记录霾,而2006年7月以后以相对湿度≤80%均记录为霾,且相对湿度在81%~ 95%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记录,可见记录标准也是造成2006年后霾天气增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台山市气象站1998年3月至1999年2月E601B型与小型蒸发器一年蒸发量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小型蒸发量较大型蒸发量偏大的结论,并且分析了小型蒸发偏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集广东大部分自动站近年来审核查询单,结合自己的预审点滴经验,总结出地面气象观测月报表制作预审中常见的疑误及疑难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供观测业务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