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3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两个典型的带状云系的强降水过程的卫星云图进行定量分析,初步验证了可以用云带0℃边界反映冷高压和副高的活动态势,揭示了降雨强度与云带强度指数及TBB面积指数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同时,还研究了暴雨落区与对流云团活动范围的关系,强降水时段与对流云团的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影响南宁热带气旋路径统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5~2003年39年资料,对比分析了影响广西与南宁的热带气旋影响频数与路径异同,得到影响南宁市的热带气旋气候统计分布特征,供南宁市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区域降水数值预报产品人工神经网络释用预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T213、日本细网格降水预报等数值预报产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预报释用。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广西自治区测站进行分类,简化预报对象,对数量众多的T213数值预报产品采用自然正交分解(EOF)方法,浓缩大量因子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日本降水预报因子建立广西5~6月区域降水量级的逐日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运用与实际业务预报相同的方法进行逐日预报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方法建立广西3个预报区域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对中雨以上降水量级预报的TS评分分别为0.55、0.5和0.26,比目前业务预报中参考使用的T213和日本数值预报产品降水预报具有更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4.
应用1965-2003年39a《台风年鉴》等资料,选取直接造成南宁市日降水量达50mm以上的热带气旋,对其时空分布、移动路径、登陆地点、暴雨前24h关键影响区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9a中由热带气旋引起的暴雨以上降水有50次,主要出现在7、8月份,Ⅰ类路径最多达22次,Ⅱ类路径次之19次,Ⅲ类路径最少。日降水量达100mm以上的路径,以Ⅱ类路径居多,台风暴雨的Ⅱ、Ⅲ类路径08时主要关键影响区,其东部界限比原影响广西区域界限偏东。对于已进入广西台风警戒线内,时速达20km以上的台风,更要有高度警觉性。  相似文献   
5.
南宁市热带气旋暴雨的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1965-2003年39a《台风年鉴》等资料,选取直接造成南宁市日降水量达50mm以上的热带气旋,对其时空分布、移动路径、登陆地点、暴雨前24h关键影响区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9a中由热带气旋引起的暴雨以上降水有50次,主要出现在7、8月份,Ⅰ类路径最多达22次,Ⅱ类路径次之19次,Ⅲ类路径最少。日降水量达100mm以上的路径,以Ⅰ类路径居多,台风暴雨的Ⅱ、Ⅲ类路径08时主要关键影响区,其东部界限比原影响广西区域界限偏东。对于已进入广西台风警戒线内,时速达20km以上的台风,更要有高度警觉性。  相似文献   
6.
0606号台风"派比安"过程分为台前飑线及台风暴雨天气过程,南宁市台在暴雨预报的过程中量级上出现失误,暴雨评分较差,对整个过程的分析发现,对的预报及把握不足,是致使此次预报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0~1999年广西台风大风实测资料,对造成广西6级以上大风的台风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台风的路径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小波变换时域局部性的特点,对造成广西6级以上大风的台风频数的时间序列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研究了台风频数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情况,指出这种台风频数变化的阶段性、周期性和突变性等特征,揭示了长期的频数变化规律。对掌握引起广西大风的台风频数的演变规律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0606号台风“派比安”过程分为台前飑线及台风暴雨天气过程,南宁市台在暴雨预报的过程中量级上出现失误,暴雨评分较差,对整个过程的分析发现,对的预报及把握不足,是致使此次预报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利用1960-1999年广西台风大风实测资料,对造成广西6级以上大风的台风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台风的路径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小波变换时域局部性的特点,对造成广西6级以上大风的台风频数的时间序列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研究了台风频数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情况,指出这种台风频数变化的阶段性、周期性和突变性等特征,揭示了长期的频数变化规律。对掌握引起广西大风的台风频数的演变规律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运用大明山景区3个自动站2008~2014年的资料,分析景区的气候特点,结果显示6至8月是景区降雨最密集的时段,天坪站具有明显的多雨趋势,5至9月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季节。大明山景区适宜旅游的天数占73%,9月和10月是大明山旅游景区最适宜旅游的月份。大明山穿衣指数春秋跨度大,春季为一至四级,秋季为二至五级;夏冬季穿衣指数跨度小,夏季为五级,冬季为一级。同月份大明山景区和南宁城区穿衣指数等级相差2~3个等级。对大明山雾凇指数的研究表明,景区雾凇主要出现在12月和1月,得出雾凇出现时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基本特征,并设计了雾凇指数,为进一步完善大明山旅游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