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本文对龙凤山大气本底站2007年能见度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阐述了这一地区能见度的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龙凤山大气能见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冬季能见度最低,夏季能见度最高;一日之中,早晨最低,午后最高。  相似文献   
2.
由于龙凤山大气本底站近几年业务量成倍增加,人工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及上传情况越来越困难,而且容易出现遗漏情况。所以,我站独立研发了龙凤山业务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2010年2月-2012年12月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阐述了这一地区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龙凤山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明显。表现为,每天18时左右达到日最高值,然后缓慢降低,早上4、5时左右达到日最低值。冬季、秋季颗粒物质量浓度最高,春季次之,夏季最低。冬季取暖,秋季烧荒是导致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讨论了2006年龙凤山本底站SO2的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浓度频率分布,还简单的阐述了SO2浓度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通过分析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2006年1~12月近地面SO2的监测数据,得出年平均浓度是(2.6±3.5)ppb,春、夏、秋、冬的平均浓度分别是(1.6±2.2)ppb、(0.7±1.0)ppb、(1.8±2.8)ppb、(6.2±5.8)ppb。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