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石油的开采及其比工工业的发展,地下水遭受了以苯和甲苯为代表的芳香烃污染,以其危害巨大和具有普遍性而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直到现在尚无成熟且经济有效的治理方法。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国外主要是欧美等国家的许多水文地质学者和环境学者围绕如何去除地下水有机污染物、恢复含水层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美国20世纪洪水损失分析及中美90年代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美国20世纪洪水损失的演变情况及洪水损失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探讨了美国的洪水响应政策,并对中国和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洪水损失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结论如下:①美国20世纪年均洪水损失以1.58%的增长率缓慢上升,20世纪末年均损失约为55.6亿美元;②洪水损失占GDP的比重逐渐下降,由20世纪30年代的0.334%下降到90年代的0.068%;③美国许多重大洪水政策的调整几乎都与特大洪水发生有关,呈由"遏制洪水"、"控制洪水"发展到"洪水管理"的演变历程;④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整个90年代是中国和美国洪水频发的时期,中国的年均洪水损失为1343.1亿元,损失占全国GDP的2.386%;而美国年均洪水损失虽然也达到了55.6亿美元,但只占全美GDP的0.068%;洪水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对美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治理地下水有机污染抽出处理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抽出处理技术是治理地下水有机污染简便易行的方法,文中的简要介绍抽出处理方法去除污染机制之后,着重分析了讨论了导致该方法去除地下水有机污染耗时及运行费用高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有机污染抽出处理技术作出全面详尽的评述。  相似文献   
4.
缓解和解决京津唐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玉成 《高原气象》1999,18(4):625-631
从如何解决好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角度出发,分析讨论了京津唐地区水资源概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和探讨了解决京津唐地区水资源问题的若干途径,并认为节约用水特别是农业节水开展地下水库人工调储和解决京津京津占区水资源问题的根本,也是一条经济可行的途径,至于南水北调尚需进一步研究 。  相似文献   
5.
利用实验室含水层物质微环境实验,对地下水中常见有机污染物苯和甲苯在厌氧反硝化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进行了研究。通过10种方案实验结果的分析对比,所得重要结论如下:在加强了的反硝化条件下,微生物利用NO-3作为电子受体降解苯和甲苯;降解苯和甲苯的反硝化细菌来自于含水层物质;微生物所需的宏量营养由苯、甲苯和硝酸盐提供,痕量元素来自于含水层物质;环境的酸碱条件对微生物降解具有重要影响,pH值过高或过低均抑制微生物降解作用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芳香烃污染地下水以其污染普遍、危害巨大、去除困难及治理费用昂贵而倍受各国环境学者及水文地质学者的关注。以苯及甲苯作为标示污染物,利用室内饱水含水层土柱,通过对污染带的模拟实验发现,苯和甲苯在反硝化条件下产生生物降解,二者的去除率分别大于77%和88%;反硝化条件下,苯和甲苯显示出降解性差异,甲苯更易于降解;硫酸还原作用可能是苯和甲苯被去除的另一机理,但实验结果显示,NO-3高时,对硫酸还原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