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腹部能谱CT血管成像双低扫描方案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疑腹部病变需行全腹血管CT成像BMI≤25的患者367例。首先按照首诊时间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再根据体质指数(BMI)分成两个亚组,BMI≤22为实验1组或对照1组,22vol,对比剂碘含量及肾动脉图像质量评分。结果:腹主动脉CT值:实验1组、实验2组分别为(601.75±67.11)HU和(459.87±49.17)HU,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436.55±84.12)HU和(432.15±87.68)HU,实验1组>对照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CNR:实验1组、实验2组分别为(19.01±2.66)和(15.24±2.52),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12.42±2.68)和(10.24±2.22),实验1组>对照1组,实验2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OM:实验1组、实验2组分别为(69.72±29.75)和(33.44±8.87),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20.08±8.05)和(15.21±10.12),实验1组>对照1组,实验2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CTDIvol:实验1组、实验2组为(5.41±1.38)mGy和(6.98±1.49)mGy,对照1组、对照2组为(9.87±2.97)mGy和(12.02±5.21)mGy,实验1组较对照1组降低45.19%(4.46/9.87)、实验2组较对照2组降低41.93%(5.04/12.02)。实验组、对照组的碘对比剂浓度分别为270mgI/mL和350mgI/mL,实验组降低22.86%(80/350)。肾动脉血管评分:实验1组、实验2组分别为(4.61±0.47)和(4.22±0.59),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3.73±0.72)和(3.93±0.66),实验1组>对照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与对照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针对中小体质指数患者,双低扫描方案腹部能谱CT血管成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辐射剂量和碘对比剂含量,适于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西藏高原降水、气温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藏地区的地面历史资料和500hPa高度场资料,就高原的季风气候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冬季,西藏地区主要受高原北侧西风带系统或南侧南支槽的影响。夏季,西藏地区主要受印度半岛~孟湾热低压的高原切变线共同影响。当伊高强烈东伸或西太副高强烈西伸时也会控制西藏地区。②西藏高原各气候区降水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别。部分地区降水有双峰特征。进入80年代后,夏季降水呈减少趋势,而冬季降水呈增多趋势。③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高原上冬夏季平均气温都明显上升,部分地区升幅达2.0℃以上。④冬季高原降雪波动最大的地区在南部边缘地区,暴雪天气频繁。夏季降水波动幅度最大的地区在沿江西段,干旱、洪涝天气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3.
西藏高原降水,气温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西藏地区的地面历史资料和500hPa高度场资料,就高原的季风气候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冬季,西藏地区主要受高原北侧西风带系统或南侧南支槽的影响。夏季,西藏地区主要受印度半岛 ̄孟湾热低压的高原切变线共同影响。当伊高强烈东伸或西太副高强烈西伸时也会控制西藏地区。②西藏高原各气候区降水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别。部分地区降水有双峰特征。进入80年代后,夏季降水呈减少趋势,而冬季降水呈增多趋势。③从70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源双能CT不同螺距的能谱成像(GSI)扫描对标准水模的CT值和水碘浓度值的影响。方法:采用GEDiscovery750HD单源双能CT的GSI扫描模式对GE公司标准水模进行扫描,选择辐射剂量相近(180~192.5mAs范围)的6个扫描协议,分别对标准水模进行两种螺距(1.375︰1和0.984︰1)扫描,扫描野为M,扫描层厚5mm,连续扫描6层,共获得12组数据。根据扫描螺距不同分为两组:大螺距组(螺距1.375︰1)、小螺距组(螺距0.984︰1)。获得的图像利用GSI分析软件,以1.25mm进行无间隔标准算法重建70keV单能量图像及水(碘)基物质图像,于标准水模中心及3、6、9和12点放置面积为3000mm2圆形感兴趣区(ROI),对两种图像进行测量,记录各ROI的CT值及其SD值、水(碘)值及其SD值,采用SPSS软件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小螺距组水的CT值分别为(1.39±1.90)HU和(1.97±1.74)HU,SD值分别为(7.21±0.55)HU和(6.47±0.56)HU;大、小螺距组水(碘)基物质图像的水(碘)值分别为1001.95±1.47和1002.19±1.34,其SD值分别为4.88±0.36和4.49±0.37。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扫描参数螺距对GSI数据获得有影响,使用较小螺距扫描条件可提高诊断可靠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