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136篇
地质学   411篇
海洋学   8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建立高精度的边坡位移预测模型,采用相空间重构(PSR)将边坡位移时间序列数据转换为多维数据,同时构造小波核函数改进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建立PSR-WSVM模型并应用于边坡位移预测。将PSR-WSVM模型预测结果与传统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小波支持向量机(WSVM)模型和基于相空间重构的支持向量机(PSR-SVM)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APE)和均方根误差(RMSE)3个精度评价指标验证PSR-WSVM模型的可行性。工程实例结果表明,PSR-WSVM模型预测结果的3个精度评价指标都优于另外3种模型,边坡位移预测的精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一种用半导体激光器作光源,用子脉冲宽度100ns,长度为511的周期伪随机码对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作幅度调制;APD作光电检测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25作信号处理的激光雷达组成方案和试作样机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2004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林业局玉泉观站引进了5种外来树种,分别是:美国杏李(Prunus domestica×P. armeniaca)、美国东部黑核桃(Juglans nigra)、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树莓(Rubus sp.)和无刺大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为了确定有无外来物种入侵,2006年对玉泉观站外来树种栽植区进行昆虫种类调查,采用手工捕捉结合网捕的方法采集昆虫标本,经鉴定分析共有45种昆虫,其中有害虫31种,分属于5目21科;天敌昆虫14种,分属于5目11科,种类最多的是鞘翅目昆虫,分别占害虫总数和天敌昆虫总数的35.5%和35.7%。45种昆虫均为当地种,说明引进外来树种没有造成外来物种入侵。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青岩剖面的青岩组之上,原被认为是拉丁期的垄头组下部的层段中发现了牙形石动物群,除少量的分枝分子外,都归属于Neogondolella属,可鉴定为4个种,即Neogondolella bifurcata,N.constricta,N.mombergensis和N.navicula.建立了2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是Neogondolella bifurcata带和N.cinstricta带.牙形石面貌证明这段地层在时代上非常接近但尚未进入拉丁阶,属于安尼期中晚期,进一步的牙形石工作将很有可能在目前发现的牙形石层段的上部寻找到安尼阶和拉丁阶之间的界限,从而为青岩阶顶界的限定提供可靠的牙形石证据.此外,牙形石的发现还初步实现了青岩阶2大主导门类化石--牙形石和菊石在同一剖面的直接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1982—1983年在渤海综合调查中所作的叶绿素a调查,分析研究了叶绿素a时空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渤海水域叶绿素a的数量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叶绿素a的变化范围为0.2—8.0mg/m3,其季节变化呈双峰状,高峰期在初春3月,次高峰在秋季9,10月间,初夏6月为低值期,冬季12,1月为一年中的最低期,叶绿素a的垂直分布变化不甚明显,春季叶绿素a最大值出现在5m以上水层中,夏、秋季最大值位于5—10m的水层中,冬季水体中叶绿素a的分布较为均匀,初步得出渤海水域叶绿素a分布的季节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渤海海水透明度与水色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水透明度与水色是描述海洋水体光学性质的基本参数,它们与太阳辐射、海水的理化性质、悬浮物成分与含量以及气象状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研究海水透明度与水色的分布特征对水团分析、流系识别、海洋初级生产力以及区域海洋学研究等都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透明度与水色时空变化显著的近海区域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1982—1983年渤海综合调查资料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渤海初级生产力的地理分布与季节变化,环境因子与初级生产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渤海有机生产能力和渔业生产前景作出了评价,研究表明,渤海水域具有一定的生产潜力,其初级生产力为112g C/m2·a,每年的初级生产量为1000万吨有机碳,鱼虾贝类产量约为100万吨,水产品可捕获量在50万吨以上,调查研究结果可作为渤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前言十九世纪末,海洋科学工作者开始对浮游生物进行定量测定,以了解海洋中有机物质的生产状况以及海洋浮游生物在海洋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中所起的作用.众所周知,有机物质生产的基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活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辐射能、二氧化碳(C0_2)和营养物质把无机碳固定、转化成有机碳.我们把在一定时间里所生成的有机物质总量称为"生产量",单位时间里的生产量定义为"生产力".在海洋中,能行  相似文献   
9.
近海水域漫衰减系数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学家们将赛克圆盘深度作为一个描述海洋光学特性的基本参数——海洋水体透明度来测量,即通过观测白色赛克圆盘的反射光及圆盘以上水柱的散射光与其周围海水散射光的对比度的平衡来确定其深度.这个物理量涉及了白昼光在海水中垂直向下和垂直向上的两个传播过程,它反映了海水的混浊度.赛克圆盘深度测量是海洋调查中的一项基本的常规观测项目,它在水团分析、流系识别以及海洋光合作用测定等方面都具有  相似文献   
10.
胶洲湾海洋生态观测站(JERS)是我国生态系统网络(CERN)的野外观测站之一,自60年代以来至今近 40 a间,在胶州湾内及其附近海域中的 300个以上观测站点上,先后对100多个海洋物理(如水温、盐度、水色、透明度)、化学(如总氮、NO2、NO3、DON、NH3、SiO3、PO4-P)、地质(如悬浮体含量)、生物(如浮游生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叶绿素、初级生产力)及生物污染(如大肠杆菌、石油降解菌、异氧细菌)等指标进行了监测,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