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4篇
海洋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分析EGM2008重力场模型的特点,对这个模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利用我国900个一等天文点数据与重力场模型EGM2008计算的垂线偏差,分不同阶次和东部、西部地区进行了精度分析和统计,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海洋负荷潮改正的基本原理,结合算例分析了海潮对GPS网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近海地区较短时段的GPS观测,考虑海潮负荷改正可以明显地提高解算精度,特别对改善高程方向的精度贡献明显。影响可达数厘米,这种影响的量级对水平方向不明显;对于远离海洋地区,海潮负荷改正的影响已不明显,可以不与考虑。  相似文献   
3.
随着《2000中国大地测量系统》的启用,天文测量需要采用新的天文星历系统,为此我们研制了“电子星历信息快速定位系统”。该系统以天文星历为主要信息源,编制了天文大地测量观测专用的电子星表,改进了传统的星位处理模式,建立了星位信息数字平台,实现了动态和可交互性信息的查询检索。  相似文献   
4.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际上对潮汐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已形成一套新的潮汐系统和模型。我国现行大地测量规范和细则中,一直沿用旧的潮汐系统和模型,已不再适应新的形势。因此,对1983年汉堡(Hamburg)IAG会议决议的潮汐系统和IERS(2003)潮汐模型及对大地测量数据处理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动态GPS精密差分定位要求基准站和流动点在每个历元均有同步观测数据.针对个别历元流动点有观测数据,基准点没有观测数据的情况,提出了用流动点历元间差分数据作为观测值,以相近历元与基准点存在同步观测数据的流动点作为已知点,内插流动点坐标的算法,推导了相应公式,通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生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内插精度与基准点存在同步观测数据时流动点与基准点差分定位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