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Establishment and analyses on the unified horizontal crustal velocity fields in the Chinese mainland@李延兴 @胡新康 @黄城 @朱文耀 @帅平 @胡小工 @张中伏~~State Key Basic Development and Program Project(G09980407).  相似文献   
2.
天顶对流层延迟(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ZTD)是影响GPS定位精度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ZTD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的高斯过程回归预测模型.针对ZTD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利用国际GNSS服务(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站提供的ZTD数据,采用C...  相似文献   
3.
TerraSAR—X卫星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6月15日德国成功发射了TerraSAR—X卫星,即将提供高达1m分辨率的多模式、多极化的星载SAR数据,其设计寿命为5年。该文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这一现代高分辨率雷达卫星的有关情况,主要涉及它的科学目标、结构和设计参数,处理算法和基本产品类型,以及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冀期以此为我国井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GPS无线电掩星技术监测地球大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栋  黄城 《地球科学进展》1997,12(3):217-223
GPS无线电掩星技术是从行星掩星(飞行器)探测行星大气[1~3]的遥感技术发展而来的。1995年4月3日小型卫星MicroLab1的发射升空,标志着以GPS无线电掩星建议为基础GPS/MET计划纳入了正式实验阶段。实验结果证实了GPS无线电掩星技术在探测地球大气方面潜在的科学价值与实用意义。简要系统地介绍了利用GPS无线电掩星技术监测地球大气折射率、温度、气压和水蒸汽丰度等物理参量廓线分布的基本原理、主要误差源和空间分辨率,以及数字模拟结果和初步实验结果,并分析了GPS无线电掩星技术在监测全球气候变化和提高数值天气预报精度等方面的潜在贡献。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5~2017年台湾地区“苏迪罗”、“鲇鱼”、“海棠”等3次台风事件,利用地基GPS数据反演得到大气可降雨量(PWV),初步分析台风期间PWV与降雨量的关系,并利用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进一步分析PWV与降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台风发生期间,PWV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波动性剧烈;降雨发生时,PWV一定发生剧烈变化;在研究时域内,PWV与降雨量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7,PWV超前降雨量变化,PWV变化后的0~3 h发生强降雨。研究PWV与降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短时降雨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多路径误差是影响GNSS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及误差改正难点。将经验小波变换(EWT)算法在分解复杂信号上的优势与GNSS多路径误差的周日重复特性相结合,提出基于EWT的多路径误差提取及改正新方法。将能量熵与相关系数相结合来定义筛选系数,并将其变化显著的点作为含噪分量及信息分量的分界点;通过对含噪分量进行去噪并与信息分量重构的方式建立基于EWT的去噪新方法。模拟和实测数据实验表明,EWT能较好地提取及改正GNSS多路径误差,并且其效果显著优于EMD及小波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海洋卫星测高技术和海洋地形试验TOPEX卫星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OPEX卫星是目前精度最高的海洋测高卫星,利用SLR技术确定的TOPEX卫星轨道径向精度达到2.8cm,这使它可以有效地监测全球的海洋地形。TOPEX卫星主要用于全球的海面变化和洋流研究。利用TOPEX资料可以得到新的地球引力场,海洋大地水准面和海潮模型。  相似文献   
8.
珠江口盆地东部珠江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指导下,以油气勘探为目标,根据岩芯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分析、测井资料、地震资料,确定珠江口盆地(东部)珠江组主要发育:(1)碎屑岩沉积体系一三角洲、滨岸和浅海相;(2)碳酸盐岩沉积体系一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及台地前缘斜坡相。通过暴露标志、岩性岩相组合、生物组合及测井为主的层序界面识别,将珠江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在此基础上,对珠江口盆地(东部)珠江组取三级层序体系域或三级层序为成图单元,进行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详细探讨了珠江口盆地(东部)珠江组古地理特征及演化。结合各相带储集物性特征,认为珠江组SQ1-HST、SQ2-HST及SQ3晚期形成的台缘、台内礁滩沉积是寻找有利储集层的重要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