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韩正 《探矿工程》2006,33(5):11-11
未来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将聚焦“三港三网”。即空港、海港、信息港和面向全国的铁路网、公路网和水路网。  相似文献   
2.
基于RTK的水文地质勘察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文地质勘察中需要测量水文地质观测点的平面坐标与高程,RTK测量可以满足其平面坐标精度,而能否满足、怎样满足其高程精度值得探讨。将RTK测高技术应用于水文地质勘察测量中,通过对测量成果统计与检核,发现只要采取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满足RTK测量条件,在测量过程中注意检核,RTK高程就可满足水文地质勘察测量的精度要求,并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利用1986—2008年宝鸡市11个气象站农田土壤水分资料,统计分析宝鸡市旱地土壤蓄水量盈亏值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渭河流域土壤蓄水量略有盈余外,其它地区不同程度处于亏缺状态,亏缺最大值出现在千阳崔家头—陇县八渡一带。平均土壤含水率从7月中旬至次年3月介于凋萎湿度与田间持水量范围内,4—7月初土壤蓄水量亏缺,亏缺最大值出现在6月上旬,最小值在7月上旬。土壤蓄水量盈亏值存在明显的垂直变化。  相似文献   
4.
1 我国测量标志管理现状 测量标志是地球形状、地壳变形和为现代空间科学提供精确定位的基础设施,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地理信息,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从事各类测绘活动的基准。当测量标志受到不易察觉的损坏引起标石微小的位移、沉降,往往被错误地当作偶然误差配赋到各项成果上,从而降低工程的精度与质量,甚至给工程留下隐患,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测量标志的保护与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南极普里兹湾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季节性消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南极科学考察CHINARE-25/27/29航次获取的普里兹湾营养盐数据,对该海域营养盐的含量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水柱T_(min)层的存在估算了夏季的营养盐消耗量(NNU、NPU和NSiU),并对营养盐的吸收比例及结构做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普里兹湾营养盐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上表层水营养盐浓度分布表现为冰架边缘区陆架区深海区的区域性特征。夏季普里兹湾受到浮游植物旺发的影响,湾内营养盐(NO_3-N、PO4_-P和SiO_3-Si)的消耗值相对湾外较高。营养盐吸收比值的变化表明,NSiU/NNU比值由湾内向湾外呈现升高的特征,与叶绿素a具有相反的分布趋势,推测这一现象与湾内陆架区铁的供应要高于湾外深海区有关。本文对营养盐结构与变化的探讨,将有益于进一步深入了解南极普里兹湾各生源要素的循环过程,为预测未来南极浮游群落结构的演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次南极考察中雪龙号在普里兹湾海域获取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该海域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含量,并讨论了其分布特征和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介于416.1×10-6—676.3×10-6之间,平均为543.5×10-6,主要由碎屑磷(平均为209.9×10-6)和自生磷(平均为137.7×10-6)组成。自生磷、有机磷呈现从湾东部至西部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这种分布与有机碳、生物硅等生源要素的分布以及上层水体生产力的高低相吻合,指示了其海洋生源属性;碎屑磷在湾西部含量较高,其分布与沉积物中铝、砂质的分布模式一致,表明其主要来自堆积在西部浅滩区域冰山携带的陆源砂质碎屑。可交换态磷(平均为36.0×10-6)和铁结合磷(平均为47.1×10-6)在沉积物中含量较低,分别受沉积物粒度和铁含量的控制,仅在湾东部和中心个别站位含量较高。生物可利用磷在湾东部和中心区域含量较高,可能与上述区域较高的生源颗粒物沉降速率有关,同时这些颗粒物可能吸附了水体中的磷进入沉积物中,导致对应底层海水磷酸盐浓度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