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田冉  钟文军  朱强 《现代测绘》2006,29(2):14-16
目前,我国各城市相继展开地下管线普查、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力求建立科学、准确、完整、动态的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但也都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管线信息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站在城市的高度,统筹规划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并通过对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管线信息需求的分析,给出了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的一种框架。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GIS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宁波市测量标志管理系统建立的背景。然后具体谈了一下系统建立的过程和涉及到的一些问题,最后作者总结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完善,GIS已成为一种辅助规划管理必不可少的新技术,怎样实现GIS与广泛使用的CAD之间的集成,成为当前规划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必须解决的一项课题。本文以宁波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实现了CAD与GIS、MIS系统的集成应用,对图文进行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海流作用下海底输油管道溢油扩散特性。水槽中的原油从管道的泄漏点溢出,并从海底扩散到海面。采用非接触式光学测量技术,设计了图像采集与数据分析系统,研究原油泄漏机理和特性。通过该系统获得了溢油的轨迹、速度和海面上升时间。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水流和溢油量对溢油行为的影响。之后给出了特征物理量对各种因素的敏感性研究。溢油在水下主要以不同粒径的散状颗粒的形式分布。原油的上升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饱满、分散和聚集阶段。溢油量是影响油粒子上升时间的主要因素。在油粒子的上升过程中,原油的垂直速度主要受溢油量的影响,横向速度则更依赖于水流速度。不同水流与溢油量下,横向溢油速度的偏差远大于海面上升时间和垂直溢油速度的偏差。该研究可为溢油应急预测系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以公里格网为约束,以区域面积为加权因子的逐格网纠正技术的大区域平面坐标快速转换模型。该模型首先在待转换数据上布设公里格网,建立公里格网与待转数据间的关系,然后以格网控制点为基准数据,通过区域面积加权求解的方法对待转数据进行逐格网坐标转换。通过安徽省域范围内1954北京坐标系到CGCS2000平面坐标转换试验表明,该模型在保证转换精度的条件下,避免了大区域平面坐标转换过程中分幅或分区转换,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以黄土丘陵1:1万DEM为基础数据,通过稀疏抽点法获取不同格网点布设位置下的DEM,进而分析不同分辨率DEM中单个地面点和区域地形单元的Et概率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任意格网分辨率DEM,无论是不同布设方案下的单个地面点,还是区域地形单元,其Et的概率密度均呈现正态分布特征。对于单个地面点,如果以其为中心的3×3DEM格网单元区域以凸地形为主,其Et概率密度呈现出右偏正态分布特征;如果以凹地形为主,则呈现左偏正态分布特征,其他区域则呈现标准正态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建设用地资源日益紧张,但目前土地储备决策缺乏精准科学依据,无法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针对此问题,本文深入剖析土地储备基本业务与决策环节,研究了一套面向土地储备的智能决策模型集,包括存量土地监测模型、收储成本预测模型、出让价格预测模型、储备平衡分析模型、相似地块分析模型、开发时序分析模型及病态地块识别模型,旨在将土地储备决策环节科学化、定量化和模型化,并重点为土地储备总量、效益、规模、结构、布局、时序的统筹安排提供建议。另外,该模型集具有体系化、高效灵活、智能化的特点,能够服务于储备业务全链条,满足即时决策应用需求和实现模型自主更新与进化,保证模型的时效性。最后,该模型集已经工程化应用于宁波市土地储备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实践验证了以上决策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实用性,表明模型集能够为土地储备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高效配置。  相似文献   
8.
基于Geodatabase的CAD到ARCGIS数据入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在于数据和基于数据的服务,而目前拥有的前端数据以CAD格式为主,所以研究CAD到G IS的数据直接转换势在必行。本文研究了从CAD到ARCG IS过程中的地理编码方案和规则库,采用COM组件技术,利用ARCG IS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用VB和AO编程解决了格式转换、构面处理、属性提取和入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