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全球板块运动活跃,地震多发频发,震后泥石流作为一种特殊灾害,其破坏力强,危害巨大,但泥石流活动对不同地震的响应往往多为定性评价,鲜有定量评价。为了解泥石流活动对地震的响应机制,选取四川省为研究区,使用小波分析对地震和泥石流的时空响应进行探讨。在长时间序列下,泥石流与地震具有多尺度特征,泥石流在不同尺度的周期等于或大于地震周期,在大时间尺度影响下泥石流发生周期要比地震长,泥石流发生频次与地震发生频次具有正相关性,地震发生后1~3 a内泥石流发生较为强烈,泥石流的活跃性在地震后1~7 a内较为显著,之后不断衰减。泥石流与断裂带密度、地震震级、距震中距离和地震烈度4种地震指标的空间分布呈带(条)集中分布,且之间相互关系呈正(负)相关关系。该研究可以为震后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首先通过对2期中巴资源卫星进行处理得到2004年、2009年黄河上游宁夏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再通过分析和综合比较多种方法,选出最优的解译标志;最后应用误差矩阵法进行分类精度的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林地和湿地已有一定的发展但速度较慢,植树造林等水土保持措施显示出成效。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岷江上游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和易发程度,结合高精度遥感影像和历史灾害统计资料,系统分析区内泥石流活动特征;在Matlab软件支持下,采用可拓模糊物元模型,选取松散物源、地层岩性、年降雨量、流域面积、主沟纵比降、完整系数、坡度、地震烈度、人类活动9个影响因子作为评价参数,并将岷江上游典型泥石流划分为极高、高、中、低易发4个等级,同时采用谭炳炎打分法对典型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数量化综合评判,通过对两种方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岷江上游泥石流以中易发性为主且主要沿都汶公路沿线、杂谷脑干流分布;极高、高易发泥石流沟分布在汶川-理县一带,研究区易发程度由汶川县城附近沿岷江上、下游递减;评价结果对岷江上游灾后重建和生态恢复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模糊可拓物元模型能更好的与历史泥石流灾害分布情况相吻合,分级层次更加明显,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提供了一种定性和定量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群测群防体系具有发现预警难、人员巡查难、变形监测难等问题,科研型专业监测设备又有着成本高、功耗高等问题,难以推广。自贡市采用功耗低、成本低、数据化、实时化的普适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作为传统监测预警的补充,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模式通过传统的群测群防预警模式——人技结合的专业监测预警模式——"三统两分一考核"的综合监测预警预报模式的三级转变,进一步提升了地质灾害自动化专业监测预警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网络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测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测绘技术是现代测量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测量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特点,发挥媒体教学优势,既有利于讲授现代测绘技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阐述该系统的组成及其在现代测量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