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180篇
地球物理   196篇
地质学   430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2篇
  1940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2.
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东太平洋沿岸厄瓜多尔南部和秘鲁北部沿海发展起来的较弱和暖的向南流动的洋流,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每年圣诞节前后,因此当地渔民称之为“圣婴”(西班牙语Elnino)。50年代以前,只有当地的渔民对此比较关心,因为暖洋流破坏了生态平衡,海中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由于海水温度的升高而无法繁殖,导致一些鱼类缺乏食物大量死亡,以鱼为生的海洋鸟类也遭厄运,渔民及  相似文献   
3.
4.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衡量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指标和方法,以便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定量工具。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和其博士生Wackernagel在1992年提出用生态足迹的方法,从生态学的角度衡量可持续发展。1生态足迹模型1.1生态足迹理论生态足迹理论是依据人类社会对土地的连续依赖性而定量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生态足迹的定义是:任何已知人口(某个个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消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面…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介绍了在国土资源管理领域涉及WTO的相关原则。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和资源禀赋理论,分析了WTO与国土资源产业类型、资源利用结构及资源管理职能的关系;论述了加入WTO对国土资源管理将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国土资源管理将面临的挑战;讨论了在WTO框架下,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在市场化程度、产权体系与制度等法制、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7.
总结了用潜孔锤成孔,注入水泥浆、水玻璃双浆液封堵基坑面以上的明水,并利用袖阀管压力注浆封堵基坑面以下暗水的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滇西北小中甸盆地是上新世末期以来在青藏高原强烈隆起过程中形成的NNW向第四纪断陷湖盆地,从深切的小中甸河谷剖面可见盆地上部发育中晚更新世湖相粘土.规划建设中的滇藏铁路将从小中甸盆地穿过.野外调查发现小中甸湖相粘土厚数十米以上,粘土细腻、层理发育.室内试验表明:小中甸湖相粘土是一种高分散性、高含水量、高塑性和高孔隙性的结构性粘土,其力学性质指标表现为高粘聚性、以中低膨胀性为主.工程开挖卸荷、浅表层土体暴露在干湿交替环境中,土体收缩强度衰减,由此产生土体差异变形和粘土边坡滑塌破坏.  相似文献   
9.
全球越赤道气流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高士英  王静曙 《海洋学报》1987,9(5):558-567
本文利用综合海洋大气资料(COADS)分析了西太平洋赤道地区风场的变化与埃尔尼诺的关系,发现埃尔尼诺发生前该地区纬向风有持续的东风距平,经向上有由赤道吹向高纬的经向风异常,造成了西高东低和赤道低两侧高的海平面分布.而在埃尔尼诺年该地纬向为西风距平,经向有由高纬指向赤道的经向风异常,造成暖水在赤道附近堆积.由此产生的开尔文波是东太平洋海面温度(以下简称海温)变暖的重要原因.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埃尔尼诺年西太平洋赤道地区两次西风距平的峰值,两次由北向南的越赤道气流和两次近赤道台风的高潮对应于东太平洋海温的两个正距平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