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矿物晶体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三十多年间,通过地球内核的地震波走时发生了微小但系统的变化,这种变化可用内核以已知的地震波各向异性对称轴作旋转加以很好解释,所推测的内核自旋速率约1°/年,它比地壳和地慢的日旋转要快得多。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色度学中的色差原理,通过对色差的定量计算,针对具体目标,选择假彩色合成方案。根据此方法,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并在1983年内蒙古草场资源调查中进行了试验,证明这种定量计算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4.
针对密山地震台观测数据存在的类似尖脉冲干扰,通过3次对比测试及工频干扰测试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干扰存在的客观性,初步确定干扰信号的基本分布状态,排除部分干扰源方位.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及其邻区地震序列早期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国大陆103个地震序列(自1966年以来)显著地震发生后6小时内的资料进行分析表明,中国东部地区地震序列的数量明显低于西部地区,而黑龙江省及其邻区地震序列的数量则更少。地震累积频度拟合函数主要呈指数函数、幂函数分布,其中双震型或多震型序列以指数函数分布为主,主余震型则以幂函数分布为主。 h 值、k 值与地震数量及主余震时间差等无线性关系。显著地震有前震的序列,其地震频度拟合函数、h 值与前震至显著地震的时间间隔有关,当时间间隔大于7小时,地震累积频度拟合函数多呈指数函数分布,h 值<0.5。  相似文献   
6.
地电阻率是观测地下介质电性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观测系统有足够的分辨率和长时间范围内有足够的测量准确度,这就要求拥有先进仪器的同时,对观测环境进行认真的勘选,对外线路的设计和建设应减少骚扰。绥化地震台在地电阻率手段勘选、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地震台站观测规范》要求,尝试了全部地埋的方式,节约了经费,又提高了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日本海西部-中国东北深震区是西太平洋府冲带的一部分,其俯冲作用控制了俯冲带上的强震活动,并使其与东北地区地震活动在时空演化过程上表现出相关的特征,同时,对郯庐带和松辽盆地周边地震活动的影响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专家系统的发展。结合几个典型的专家系统阐述它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及其主要应用。对专家系统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尝试也作了概括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