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背景、系统内涵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可以认为是土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的历程:由最初临时、简单局部的微小改造,到现代长期、综合、复杂的大型改造,从古代大禹治水和各代开挖运河到现在的全域整治、南水北调等等,土地整治逐步由零星、分散、简单的整治活动向综合、有序、系统的全面整治演化。随着发展诉求转变,土地整治在每个时期往往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而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念的提出,必然具备其相应的发展背景、系统内涵和重点趋势。  相似文献   
2.
作为关键生态保护区域边界线,生态红线划定当前已经上升为中国国家层面战略部署,然而当前生态红线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如何针对红线区域具体设计法规保障、制定管理规则、限定开发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较为匮乏。鉴于英国已经较为成熟的科研专用区相关保护管理的历史经验,梳理和定位了英国科研专用区的3个发展阶段,探讨了各个发展阶段的基本原则、管理机制和实施保障的演变过程,总结英国科研专用区的规划与管理经验,提出了完善法律保障与规程规范、实施统一监管和区域统筹、并行生态补偿与保护自住、签订标准化管理协议、加强公众参与与研讨机制、提升资金保障与使用效率等对我国生态红线区管理与保障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能量源泉、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的地位。在改造和利用国土的过程中,针对一些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空间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采取各类措施开展的整治工作,即是国土综合整治的一般界定。国土综合整治相关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历经起始、发展、演变和延拓4个阶段,在内涵理念上经历了重规划、重协调、重工程与重统筹4个过程,已然成为以服  相似文献   
4.
村镇土地“参与式”评价能够充分考虑村民的利益、需求、愿望及要求,广泛平等地联系村民介入土地评价领域,从而对土地利用现状形成深入分析并为土地规划等决策提供基础性建议,对于土地利用情况的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要进行普遍的村镇土地参与式评价仍然任重道远,本文选择模糊数学模型作为评价方法,应用专家意见法,创造性地构建了村镇土地参与式评价指标与权重系统;同时应用构建的评价系统,采用抽样调查和访谈式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在重庆市燕坝村进行了深入的参与式土地评价实践,在描述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当前条件下村民意愿对土地评价的参考性偏低,并探讨其原因,提出了参与式评价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