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佘世建  郭有红 《湖南地质》2003,22(1):64-65,69
0 前 言本文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搞好地图编辑出版工作。大家知道,计算机技术在地图编辑出版中的应用是一次技术革命,它集如下优点:①提高地图出版物的质量;②加快地图出版物的出版速度;③重复利用已获得的数据衍生其它地图出版物等等。在当今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计算机的诸多优点会为出版社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使其在图书市场中占得先机,从而赢得市场的青睐。如果放眼更高的层次,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地图出版物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着这一先进技术的普及,我们感觉到,地图的信息时代到来了。如:电子地图已成为地图出版物中…  相似文献   
2.
略谈《儿童了解世界丛书》的设计佘世建(湖南省地图出版社)一、设计思想目前,国内少年儿童读物琳琅满目、品种繁多,但为少年儿童出版优秀图册的尚不多见。少年儿童对与人类密切相关、多姿多彩、神奇奥妙的地球抱有浓厚的兴趣。地球是一个知识巨库,也是少年儿童需认识...  相似文献   
3.
O前言 本文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搞好地图编辑出版工作.大家知道,计算机技术在地图编辑出版中的应用是一次技术革命,它集如下优点:①提高地图出版物的质量;②加快地图出版物的出版速度;③重复利用已获得的数据衍生其它地图出版物等等.  相似文献   
4.
针对南极冰原地貌的特殊性,探讨了世界地势图上南极洲及格陵兰岛的特殊表达方式,分析了特殊高程对表达冰盖地貌形态的作用,从地图认知功能的角度,研究高程模型中高度表色彩设计的意义,表现出冰盖、陆缘冰及海洋的接触关系,最终确定南极洲与格陵兰冰川等区域的设色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表达地理与地形的结合效果,竖版《世界地图》采取将2005年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2005年印制的1︰3 300万《系列世界地图(南半球版)》与竖版《世界地势图》相融合,根据线划图与地形图在世界地图相套合的基本特点,选择典型的地貌与其对应的地理单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线划图与地势图精确地融合在一起,不存在明显的形变误差,完美地展现了世界地理与世界地形的结合效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研究了藏南地区被占领土所涉及的县数问题,并采用现代遥感影像地图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那种认为藏南地区被占领土涉及"错那、隆子、墨脱、察隅、朗县和米林6个县"的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藏南地区被占领土只涉及错那、隆子、墨脱、察隅和米林5个县,朗县不在其中.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世界地势分层设色的原则和方法,即通过不同设色的比较,分析特殊等高线对表达地貌形态的作用,研究设计高度表色相、色调的意义和作用,最终确定正确的世界陆地、世界海域和南极洲与格陵兰冰川等区域的设色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系列世界地图》和全球数字高程模型,绘制出一套四种的系列世界地势图,具体分为:"东半球版"、"西半球版"、"北半球版"和"南半球版".其中,"东半球版"和"西半球版"为"经向世界地势图",适用于表达东、西半球的地形和构造分布;"南半球版"和"北半球版"为"纬向世界地势图",适用于表达南、北半球的地形和构造分布.新编世界地势图采用分层设色的方法显示出各高程带的范围以及区域地貌形态、不掺杂任何人为描绘成分、将全世界陆地和海底的地势起伏逼真地表现了出来,为地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图形工具.目前,该图件已经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9.
初步分析了竖版《中国地势图》与竖版《世界地势图》的适配关系,介绍了竖版图与横版图各自的特点,并从国民教育性、中国版图的相似性、表示内容的异同性、地图比例尺的规整性、表现风格的统一协调性等方面,说明了两图对称使用能构成最佳适配效果,达到了地图作品的视觉美,对加强我国南海地区的主权宣示、进一步丰富地图科普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