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0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邹进上  金一谔 《气象》1990,16(1):1-2
“太阳辐射能的测量与标准”一书由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王炳忠编著,198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它是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各种物理过程、生物过程发生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自1973年11月兰州全国洪水计算会议决定将可能最大将水与洪水纳入国家洪水计算划范以来,我国许多大型和重要中小型水库及险库加固,按照国家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多采用可能最大降水(PMP)  相似文献   
4.
可能最大降水估算方法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能最大降水估算技术是三十年代美国气象局为了满足水利建设事业的需要,特别是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洪水而提出来的,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近年来,随着水文学与气象学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和卫星资料的应用,在对暴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可能最大降水研究已经有了显著的进展。我国地处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区,西有青藏高原,地形复杂,东南濒太平洋,海陆影响显著。夏季盛行西南风和东南风,水汽丰沛,暴雨频发,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尤其是多持续性大暴雨。自古以来,不少地区或流域,暴雨洪水为患,史不绝书,常铭之碑文,见之于方志。我国纬度约与美国相当,但暴雨却较美国为大,除了著名的35.7五峰暴雨、63.8海河暴雨、75.8林庄暴雨外,24小时雨量超过1000毫米的大暴雨还有多处。有的暴雨已接近世界记录。近年  相似文献   
5.
詹道江  邹进上 《气象学报》1986,44(4):473-481
我国的暴雨洪水大、人口众、土坝多。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的安全,许多大型、重要的中小型水库多采用可能最大暴雨洪水作为设计、校核的标准。在水文与气象人员的协作下,我国近十年来的可能最大暴雨与洪水计算方法得到一定的发展,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论文和一些专著,并开始了国际交流。本文综述这方面的进展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可能最大暴雨与洪水——概念和方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上平均每10年发生10起大坝失事,还有更多的大坝濒于破坏.这些事故大多起因于无法预见的大洪水。高坝大库与河海附近的核电站防洪工程一旦失事就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对于这类工程,如何拟定设计洪水,是一个必须审慎考虑的严峻问题。可能最大暴雨与洪水(以下简称PMP/PMF)的研究,就是针对这种需要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陆上空平均水汽含量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根据105个探空站资料计算了我国1960—1969年各月地面—200毫巴和600—200毫巴气柱内的平均水汽含量,综述了我国大陆上空水汽含量的分布特点,详细讨论了水汽含量的季节变化与东亚低层大气环流的关系。这些结果对研究水资源、降水成因、气侯形成等问题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9.
中国西部地区地表条件恶劣,地下构造复杂矿产资源勘探的难度很大。要获得勘探的高效益,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做到物探先行。物探先行,不完全是一个勘探工作部署问题,要做到物探先行,必须解决好2个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二是各种技术的难题。主要应包括如下5个方面:1.首先要有一种“知难而进”的精神,这是一种在诸多困难面前毫不气馁,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把难题、难点找准,然后逐个突破,取得成功;2.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这是辩证的统一,由于某些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力的限制,我们只能在某些方面有所不为,才能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