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93篇 |
免费 | 1518篇 |
国内免费 | 222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9篇 |
大气科学 | 49篇 |
地球物理 | 1113篇 |
地质学 | 7303篇 |
海洋学 | 692篇 |
天文学 | 339篇 |
综合类 | 427篇 |
自然地理 | 7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5篇 |
2023年 | 362篇 |
2022年 | 439篇 |
2021年 | 390篇 |
2020年 | 362篇 |
2019年 | 345篇 |
2018年 | 254篇 |
2017年 | 281篇 |
2016年 | 293篇 |
2015年 | 308篇 |
2014年 | 422篇 |
2013年 | 367篇 |
2012年 | 378篇 |
2011年 | 396篇 |
2010年 | 344篇 |
2009年 | 341篇 |
2008年 | 364篇 |
2007年 | 288篇 |
2006年 | 337篇 |
2005年 | 289篇 |
2004年 | 296篇 |
2003年 | 269篇 |
2002年 | 259篇 |
2001年 | 295篇 |
2000年 | 289篇 |
1999年 | 308篇 |
1998年 | 332篇 |
1997年 | 336篇 |
1996年 | 311篇 |
1995年 | 300篇 |
1994年 | 260篇 |
1993年 | 185篇 |
1992年 | 233篇 |
1991年 | 178篇 |
1990年 | 106篇 |
1989年 | 99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1950年 | 3篇 |
1949年 | 2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ntonioBrambati LauraCarbognin TullioQuaia PietroTeatini LuigiTosi 《《幕》》2003,26(3):264-268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geological setting, history and subsidence of the Venetian Plain. Major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Pleistocene-Holocene stratigraphic sequence in the Lagoon of Venice, in relation to its origin that datesback to 6-7 kyr BP. Geological land subsidence,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rigi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lagoon, and anthropogenic subsidence, that has recently assumed a major importance for the Venetian environment, are discussed. Considering also the sealevel rise, 23 cm loss in land elevation has occurred in the last century, leading to increased flooding events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at require protective works. 相似文献
2.
3.
4.
5.
郭华春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7,6(6):355-359
大陆板块在碰撞时,岩石圈中形成以拆离面为主体的构造通道和减压工,特殊地段形成热能和热流体的聚集区,并逐步发展成岩浆孕育带。建立了三个常见的岩浆孕育带模型。强调花岗岩主要形成于陆壳中上层。 相似文献
6.
7.
在上中新世一更新世期间,意大利蒂勒尼安半岛的沿岸地区处在北东--南西向的拉伸状态,伴随有北西--南东向正断裂系和由北东--南西走向的转移断裂带连结的盆地。Ardea盆地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罗马南部。本文采用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构造和地层资料,地震测线和磁化率非均质性资料)研究这一与转移有关的盆地的演化,通过比较后发现,这些转移盆地有如下一些共同的特点:(1)沿转移断层的滑动向量大都是倾向滑动,这意 相似文献
8.
发生在岩石圈板块边界各过程间的相互关系B.E.Xana王骏译在经典的板块构造学说中,所列举的发生在板块边界的过程被看作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彼此直接相关的:扩张补偿俯冲,俯冲伴随着陆壳的增生,火山作用和弧后扩张,在大陆会聚带的挤压状态下发生碰撞,拉张是... 相似文献
9.
华南发育一条近EW向展布的中侏罗世火山岩带, 福建永定盆地的"藩坑组玄武岩"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藩坑玄武岩的TiO2为1.92 ~ 3.21 wt%, 属"高Ti玄武岩", 并有较高的全铁含量(11.09 wt%). 该玄武岩与东南沿海来自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的早白垩世玄武岩相比, 有完全不同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相对富集Th, Nb, Ta, Zr和Ti等高场强元素, Zr/Ba, La/Nb, La/Ta, Zr/Y, Ti/Y, Ba/Nb, K/Ti和Rb/Zr等比值也与OIB相似; 除少数样品有较高εNd (T ) (1.87 ~ 3.55)外, 多数样品有类似球粒陨石的εNd (T)(-0.70 ~ 0.24), 属软流圈地幔来源并记录着软流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信息. 赣南、粤北、湘东南的(早-)中侏罗世玄武岩、辉长岩与福建藩坑玄武岩有相似的OIB型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这种OIB型玄武岩可作为该地区早中生代时期软流圈地幔上涌的岩石学标志. 软流圈地幔的上涌导致该地区构造伸展、裂谷盆地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何瑞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2,(4)
1.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经研究,秦岭、祁连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存在C和A(或A1、A2)类地球化学趋势,这些趋势代表不同的岩浆演化系列。北秦岭早古生代二郎坪群和丹凤群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具有A+C类基性火山岩+C类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共生组合,A类属拉斑玄武岩浆系列。扬子地台北缘中、晚元古宙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具有A1±A2类基性火山岩+C类角斑岩、石英角斑岩组合,其中A1类属拉斑玄武岩浆系列,A2类属碱性玄武岩浆系列。祁连早古生代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具有±A1±A2±C类基性火山岩+C类角斑岩、石英角斑岩组合,A1、A2类属拉斑玄武岩浆系列及碱性玄武岩浆系列。秦岭、祁连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的共同特点为:(1)呈近东西向的线形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