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篇 |
大气科学 | 1篇 |
地球物理 | 11篇 |
地质学 | 77篇 |
海洋学 | 1篇 |
综合类 | 4篇 |
自然地理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13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陆生蜗牛响应气候环境变化敏感,其壳体化石碳氧同位素组成(δ13C和δ18O)具有重建古生态和古大气水文条件的巨大潜力。然而目前针对中国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中蜗牛化石碳氧同位素组成开展的古环境古气候重建研究却仍然不足,根源在于对蜗牛壳体δ13C和δ18O指标气候意义的认识仍不明确。文章从现代过程研究着手,综述了目前有关蜗牛壳体δ13C和δ18O气候环境意义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各自指标存在受控因子的复杂性和多解性等问题。通过总结这些研究认为:陆生蜗牛壳体δ13C值主要通过反映植物(尤其C3)δ13C值变化来进一步响应当地降水量变化,进而指示环境的干湿程度,但同时需要考虑环境碳酸盐、大气CO2等额外因子对壳体δ13C的影响;壳体δ18O值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大气降水δ18O值变化,但同时需要考虑蒸发作用和温度等因素对壳体δ18O的影响;壳体δ13C和δ18O在作为气候指标时常受区域和蜗牛种属等因素影响。此外,还介绍了目前中国北方黄土地层中蜗牛壳体化石稳定同位素组成重建季风变化的研究进展和近十年来有关蜗牛壳体团簇同位素新方法的研究进展。最后,论文针对壳体δ13C和δ18O指标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并对以后蜗牛碳氧同位素古环境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2.
3.
4.
甘肃西峰晚第三纪红粘土的化学组成及化学风化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对甘肃西峰红粘土样品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其碳酸盐含量较高,而Si、Al、Fe等元素含量相对较低。为消除碳酸盐的影响,样品经酸溶处理后其化学组成十分均一,反映物质来源的一致性。稀土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分布形式揭示出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风成成因的相似性。研究表明,红粘土的化学风化尚处于脱Ca、Na为主的早期阶段;CIA值和酸不溶物中的Na/K比及Rb/Sr比参数一致地指示了红粘土化学风化程度高于第四纪的黄土和古土壤,反映出晚第三纪以来黄土高原的气候由相对温暖湿润向第四纪逐渐变干变冷演化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5.
大陆风化与全球气候变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构造隆升驱动气候变化”的假说是当前解释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冷的主流观点。该假说把新生代以来发生的几个主要现象 ,即全球气候总体上趋冷 ,大气 CO2 浓度下降 ,海洋 87Sr/ 86Sr比值上升 ,以及构造作用引起的大面积隆升等加以有机的联系 ,给以了合理的解释。近几年围绕大陆风化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主要是对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河流进行研究 ,探讨青藏高原隆起对于大陆风化速率的影响。这些争论主要是有关硅酸盐风化还是碳酸盐风化 ,有机碳的风化与埋藏 ,大陆风化与大气温度 ,大气 CO2 浓度与大气温度等问题。最后介绍了我国研究人员在黄土高原的黄土沉积地层所作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最近800ka洛川黄土剖面中Rb/Sr分布和古季风变迁 总被引:59,自引:4,他引:59
对洛川剖面中Rb和Sr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不同时代的黄土和古土壤中Rb和Sr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别 ,按Rb/Sr比值可以清晰地区别出剖面中的黄土层和古土壤层 ;在风化成壤过程中Rb是稳定组分 ,Sr是活动性组分 ,Rb/Sr比值的变化反映了风化成壤作用的强度 ,因而实际上记录了夏季风环流强度的大小 ;剖面中最近 80 0kaRb/Sr比值时间序列与SPECMAP十分吻合 ,揭示了全球冰量大小可能是控制夏季风环流强度变化的主要动力学因素 . 相似文献
7.
利用漫反射光谱鉴定红粘土中针铁矿和赤铁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铁矿(Gt)和赤铁矿(Hm)是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重要铁矿物。这两种矿物在土壤和沉积物中含量很低,常规的测试手段很难有效地测定其含量。利用反射光谱联合加热处理的方法,可对土壤及沉积物样品中针铁矿和赤铁矿进行定性或半定量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样品加热到300℃后,针铁矿的反射光谱的一阶导数特征峰发生了变化,赤铁矿的一阶导数特征峰却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加热前后样品反射光谱一阶导数的变化取决于针铁矿和赤铁矿的含量。利用这种方法估计黄土高原第三纪红粘土样品中的赤铁矿含量约为0.3%~0.4%,针铁矿含量约为0.5%~1%。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表生吸附作用富集成含锡矿深层的可能性,选用Fe_2O_3、MnO_2、木炭和蒙脱石等10种吸附剂进行了锡的吸附实验。实验表明,这些吸附剂均能从极稀薄的溶液中吸持锡离子,其吸附率通常在50%以上。其中以木炭、Fe_2O_3和MnO_2的吸附性最好。在强酸、强碱性条件下,锡离子在溶液中趋于稳定;而在中到弱碱性条件下容易被吸附。因此,富含炭、铁、锰和其他矿物胶体的沉积物,可使锡从极稀薄的溶液中沉淀下来,局部富集成矿源层。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海洋锶同位素组成的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随着构造隆升驱动气候变化假说的提出,青藏高原的隆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将之与大陆化学风化速率及海洋锶同位素的演化紧密联系.围绕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环境与气候效应,对海洋锶同位素组成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较为全面而详细的论述表明:将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全球气候变化、大陆化学风化速率及海洋锶同位素组成的演化相联系,也许是解决目前关于海洋锶同位素组成的演化及其物源问题的重要手段,根据海洋锶同位素的演化历史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及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历史将是本研究领域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海洋锶同位素组成的演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近年来,随着构造隆升驱动气候变化假说的提出,青藏高原的隆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将之与大陆化学风化速率及海洋锶同位素的演化紧密联系。围绕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环境与气候效应,对海洋锶同位素组成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较为全面而详细的论述表明:将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全球气候变化、大陆化学风化速率及海洋锶同位素组成的演化相联系,也许是解决目前关于海洋锶同位素组成的演化及其物源问题的重要手段,根据海洋锶同位素的演化历史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及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历史将是本研究领域的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