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黄河水源保护科研所、北京大学地理系和洛阳市环保监测站协作进行的伊洛河水质评价和管理规划研究工作自1981年开始,经过近三年的调查研究、测试计算等工作,已完成了全部研究成果。于1984年4月20~25日在洛阳市召开了一次成果鉴定会。会议由黄河水资源保护办公室主持,由有关大学、科研和流  相似文献   
2.
黄伟纶 《水文》1994,(5):56-59
“水文”词源初探黄伟纶(水利部水文司)“水文”是指有关地球上各种形态水体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的变化规律。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生活、生产服务,则是水文学者的任务 ̄[1]。水文现象和水文规律是自然环境中的客观存在,不为人类所创造,而只能为...  相似文献   
3.
由世界气象组织志愿合作计划及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提供援助的长江陆水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于1986年元月13~15日在陆水流域现场,组织了对该系统的验收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水电部有关司局、国家气象局、北京大学、电子工业部第七研究所、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重庆水文仪器厂、四川省水文总站、湖北、湖南省防汛指挥部等单位,会议由长江流域规划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与教科文组织协同,于1987年3月30日至4月3日在维也纳国际中心召开了“同位素技术在水资源发展中的应用”国际讨论会。这是第一次以水资源研究为目标的同位素水文学讨论会。会议讨论的内容有地热水的同位素研究,地下水年代的同位素研究,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水文学问题的同位素研究,环境同位素在水资源应用中的野外研究,降水、地表水及地下水关系的同位素研究,水质污染的核方法研究和输沙的同位素研究等。出席会议的有45个国家和地区、3个国际组织共163名代表。我国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顾慰祖参加了会议,他提交的论文“实验集水区陆面蒸发面分布特征的中子法研究”已被收入会议论文集。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中国水文事业从有史以来至1990年的发展历程,以水利部门的水文工作为主,兼及其他部门有关水文工作状况。将历史划分古老文明,外来影响迅速发展,曲折前进 ,改进开放等五个时期叙述,而重点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6.
由水利电力部、国家海洋局和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江河湖海仪器技术交流产品展销会于1984年11月4日至10日在天津举行。参加单位有全国各地区仪器仪表科研、生产单位和用户共156个单位、代表563人。大会于4日上午由国务院李鹏副总理剪彩。在大会和分组会上交流的学术论文共130余篇,交流了有关海洋、水文、气象方面的仪器仪表科研成果和有关生产发展情况。共展出309项展品,既有供技术交流的科研样品,又有供销订货的产品,展出以厂家为单位,产品类  相似文献   
7.
消息导报     
《中国大百科全书·水文科学》卷编辑委员会于1985年9月在北京正式成立。由于水文界许多专家积极参加撰写各项条目,全卷内容己经完成,并于1986年2月付印。《中国大百科全书·水文科学》卷内容包括综论、水文循环、水量平衡、河流水文学、应用水文学、湖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的水文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四千年。这四千年以来,我国历代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灿烂文化。特别是在古代,我国的自然科学技术发展是走在当时世界的前面,其中也包括着水文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9.
由水电部水利管理司委托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和湖南省酒埠江水电站联合研制的水库防洪自动化系统,经过安装调试后的三个多月考核,运行情况良好,已于1987年12月9~12日通过鉴定。该系统采取自报式与应答兼容体制,功耗低,实时性强,整个系统结构做到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维护方便,操作简单,可靠性高,防雷性能强,是南京所继西枝江、于桥、碧流河、黄浦江等水文自动化测报系统研制成功后的又一重要的水库自动化测报系统。  相似文献   
10.
由国际水资源协会和中国水利学会共同主办的跨流域引水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6月15~19日在北京召开。有18个国家的120位代表,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开发署驻中国的代表、法国国际水资源管理培训中心的代表参加了讨论会。会议共收到中外学术论文48篇,由14个国家的学者在大会上介绍了32篇论文。对于跨流域引水的水文效应以及在环境、经济、法制、社会、组织机构和工程某些方面所引起的敏感问题,均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会后外国代表还参观了引滦入津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江都排灌站等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