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套盆地古气候演化与生物气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套盆地呼和坳陷第四系具有浅层生物气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而更新统孢粉化石的研究在该区相对薄弱.根据该区和1井第四系更新统孢粉化石资料的分析,讨论了孢粉组合特征,建立了6个孢粉组合带,即松-藜-石松孢粉带、松-蒿-藜科孢粉带、松-藜科-云杉孢粉带、松-菊科-藜科孢粉带、松-菊科-香蒲孢粉带及松-云杉-木犀孢粉带.河套盆地早更新世气候从干冷-温干-略温干-偏凉湿变化,中更新世气候从偏凉湿-偏暖湿-干冷变化,晚更新世又从略暖向干冷变化,其气候演化特征为生物气藏的形成奠定了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物源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近几年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陆续发现新的天然气区带,显示出巨大的勘探潜力,因此对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物源的研究对于确定储集砂体展布规律具有重要价值。以钻测井、岩心及周边露头资料为基础,通过露头剖面古流向测定、重矿物分析、边缘相分析、相带分析的方法,确定了研究区二叠系的物源方向;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山西组与石盒子组物源可分为北北东、北北西及南部三个方向,以延安为中心区域属于汇水区;山2段南部物源影响范围较大,影响到延安以北区域;盒8段北部物源范围较大,越过了延安,相应的南部物源范围后撤。  相似文献   
3.
试论川渝河包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渝河包场地区发育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该组假整合于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海相碳酸盐岩侵蚀面之上,不整合/整合伏于侏罗系红层之下的一套以砂泥岩为主,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夹薄煤层的“煤系”地层,该组的沉积相长期存在争议。笔者据野外实测剖面资料,结合室内薄片分析,从沉积学观点系统地分析了其砂体展布、岩性、组构等特征,认为河包场地区的须家河组沉积相为湖泊相,沉积亚相主要为滨浅湖亚相及滨岸沼泽。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陆相页岩气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的柳评177井压裂出气,标志着中国陆相页岩气的成功发现,揭开了我国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序幕。之后,延长石油集团在页岩气勘探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的地质认识,为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早、中期湖盆演化控制着页岩气源岩的形成;在延长探区内,主力生烃层为长7和长9页岩,其有机质丰度较高,干酪根主要为Ⅱ1型,处于成熟—湿气(原油伴生气)阶段;所发现的页岩气均为腐泥型干酪根热演化形成的油型气,页岩中油气共生,以湿气为主,以游离态、吸附态和溶解态等形式赋存,且以游离态为主,吸附态次之;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实践,针对盆地页岩气勘探相关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最终得出盆地热演化差异性、低熟油气生成机理以及生烃期古地层压力研究是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勘探地质研究的关键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陆续发现新的天然气区带,显示出巨大的勘探潜力,因此在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进行物源、沉积相、砂体展布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以钻测井、岩芯及周边露头资料为基础,通过露头剖面古流向测定、重矿物分析及相带分析的方法,确定了研究区二叠系的物源方向;分析了上古生界沉积相类型,揭示了骨架砂体平面展布特征。研究认为:山西组与石盒子组物源可分为北北东、北北西及南部三个方向;本溪组主要发育障壁岛—潟湖及潮坪沉积,海侵方向来自东部,由沉积相控制的本溪组障壁岛砂体呈北北东向展布;山2、山1、盒8段主体发育不同来源方向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受物源方向及沉积相控制,以延安为中心区域主体属于汇水区,骨架砂体分别由四个向延安区域汇聚的北北西、北北东、南南东向及南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朵体组成,在汇水区不同方向来源砂体在不同层段具有相互叠置特征;山2段南部物源砂体较发育,盒8段北部物源砂体较发育,反映研究区古构造从南高北低转换为北高南低,指示鄂尔多斯盆地在山西组与石盒子组之间发生了南北向构造反转。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的柳评177井压裂出气,标志着中国陆相页岩气的成功发现,揭开了我国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序幕。之后,延长石油集团在页岩气勘探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的地质认识,为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早、中期湖盆演化控制着页岩气源岩的形成;在延长探区内,主力生烃层为长7和长9页岩,其有机质丰度较高,干酪根主要为Ⅱ1型,处于成熟—湿气(原油伴生气)阶段;所发现的页岩气均为腐泥型干酪根热演化形成的油型气,页岩中油气共生,以湿气为主,以游离态、吸附态和溶解态等形式赋存,且以游离态为主,吸附态次之;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实践,针对盆地页岩气勘探相关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最终得出盆地热演化差异性、低熟油气生成机理以及生烃期古地层压力研究是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勘探地质研究的关键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上三叠统压力特征与油气运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测压力数据、泥岩声波压实研究、古压力恢复研究。对川西、川中地区异常压力在纵向、横向上的分布特点的分析,认为该区异常压力分布有明显的分区性;同时,依据异常压力的孕育史模型,恢复本地区的上三叠统古压力的形成与演化历史,认为上三叠统过剩压力高峰出现过两次。分别在晚侏罗世末和早第三纪末;最后分析了该区异常压力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胜利  王连敏  武玺  李泽敏  高鹏鹏 《地质学报》2012,86(10):1688-1696
黄骅坳陷齐家务地区沙一下段主要以碳酸盐岩储层为主。通过该区10余口井岩心的岩石化学组分、碳氧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揭示了该区沙一下段碳酸盐岩的岩石化学组分主要以SiO2、Al2O3、CaO等含量相对较高为特征,而MgO含量则随岩性不同而变化。SiO2与Al2O3、K2O+Na2O均具有正相关性,而与MgO呈负相关,显示出SiO2的富集受陆源物质及湖盆水体pH值变化的影响,并与Al2O3、K2O+Na2O呈线性上升的特点,而受蒸发作用制约的MgO含量的增加不利于SiO2的富集。各小层不同岩类碳、氧同位素"Z"值计算结果大都在120以上,显示了频繁海侵使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的水体具有咸化的性质。而δ18O值相应变轻,说明是研究区沙一下沉积期时沿断裂上升的热液中所含的CO2、CO导致湖相碳酸盐岩的δ18O值在高温高压下分馏而进一步贫化的结果。各类碳酸盐岩Cu、Pb、Zn、Cr、Ni、Ga等金属元素含量偏高的原因与频繁海侵及强还原环境有关,而Sr、Ba等亲碱性元素及亲生物元素B的变化受陆源混入物及古气侯条件制约。上述湖相碳酸盐岩岩石化学组分、碳氧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的深入研究,为重建研究区沙一下段岩相古地理环境、预测有利储集相带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程度异常分布区及形成时期探讨   总被引:49,自引:5,他引:49  
鄂尔多斯盆地在中生代晚期存在一期构造热事件,本文在对大量的镜质体反射率、火成岩年龄、磷灰石裂变径迹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构造热事件发生的时间、存在的地区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晚期地热异常区主要分布在盆地南部的吴旗—庆阳—富县一带,构造热事件主要发生在中生代晚期早白垩世约140~100Ma,构造热事件持续时间约在10~40Ma之间。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晚期构造热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生代晚期岩石圈深部的热活动增强,盆地南部岩石圈深部热活动性更强,早白垩世鄂尔多斯盆地处于一种弱拉张的构造环境,地幔发生底侵作用,岩石圈减薄,发生岩浆侵入和喷发。异常地温场形成可能与秦岭造山带燕山晚期强烈的构造活动导致鄂尔多斯盆地岩石圈深部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河套地区呼和坳陷生物气勘探已经成为长庆油田寻找后备储量的新领域。目前,该区生物气勘探研究程度低。本文主要利用地震反射波的振幅、连续性、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等地震反射特征,在第四系更新统的地震反射中识别出了3种地震相类型:中-强振幅连续反射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变振幅断续及较连续反射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以及杂乱地震相。编制了研究区地震相平面分布图,同时利用单井资料对和1、和5井进行了单井沉积相分析。经综合分析,将地震相转变为沉积相,认为本区主要发育浅湖、半深湖、滨(浅)湖等沉积相,该项研究将对本区后续的生物气勘探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