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热泉作用是拉张板块构造背景中形成的、从地球深部上升到地表成海底的热流体。_一般认为,热泉的形成可能是由于突然的岩浆热流的触发使地热储处于短暂的强超压状态,从而造成水力破碎。这种水力裂隙发展到地表就可能导致热泉喷发。对下扬子区孤峰组的研究表明,海底热泉喷发作用与海底火山喷发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下扬子区早二叠世孤峰期泥化火山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扬子区早二叠世弧峰组是以层状硅岩为主的海相层系,厚度为20-80m。在硅岩层间产出火山岩,火山岩夹层的厚度小但层数众多,并几乎已全部泥化。但仍保留着残留的流动构造;长石、磷灰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或其晶屑以及各种形态的玻屑。在大量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等因泥化而形成的火山岩中特征性矿物。根据宏观及显微镜下特征、岩石化学成分的不同特征进行判断,火山岩包含有基性熔岩、酸性凝灰岩,还有大量含火山碎屑  相似文献   
3.
下扬子区早二叠世孤峰组层状硅质岩成因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邦栋  钟立荣 《地质学报》1995,69(2):125-137,T001
下扬子区早二叠世孤峰组中产出的层状硅质岩厚度为近20-80m,含有数量不等的放射虫和海绵骨针。孤峰组剖面有硅质岩型,碳酸盐岩型和硅质岩-碳酸盐岩混合型3种类型。层状硅质主要产在第一,第三2种类型剖面中。硅质沉积中心是一些菱形或椭圆形小型凹地,其形成受断裂控制。硅质中产出泥化火山岩,层薄,且层数很多。  相似文献   
4.
下扬子区早三叠世孤峰组层状硅质岩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扬子区早三叠世孤峰组中产出的层状硅质岩厚度为近20—80m,含有数量不等的放射虫和海绵骨针。孤峰组剖面有硅质岩型、碳酸盐岩型和硅质岩-碳酸盐岩混合型3种类型。层状硅质岩主要产在第一、第三2种类型剖面中。硅质沉积中心是一些菱形或椭圆形小型(面积在数千平方公里以内)凹地,其形成受断裂控制。硅质岩中产出泥化火山岩,层薄,且层数很多。硅质岩富Fe贫Al,富集As,Sb,Bi,Ga,Au,Ag,Cr等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总量低,Ce负异常,重稀土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具有热水硅质岩的特征。硅质岩中混有少量非热水成因的物质。硅质沉积时海水温度约为几十度至160余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