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8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基于长江三峡东部地区——宣昌王家湾、分乡和黄花场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沉积岩以及古地磁的进一步研究,联系当前世界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资料,再论了全球奥陶纪晚期到志留纪初期笔石带和有关介壳化石的对比以及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的划分问题,仍然主张将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划在pers-culptus带底部,并明确指出,就选择国际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层型剖面而言,宣昌王家湾剖面较之Dob’s Linn剖面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赖才根 《地质论评》1965,23(5):428-429
最近由北京地质学会主持,举行了“中国Dalmanitina层的时代问题”的小型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孙云铸、王晓青、刘鸿允等14人。会上盛莘夫先生用大量实际材料、图表、实物对Dalmantitina层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得出该层应归于上奥陶统的结论。其主要论点是: 一、中国的Dalmanitina 属三叶虫,在浙西  相似文献   
3.
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的大柴旦、石灰沟和欧龙布鲁克一带,断续有地台型寒武、奥陶纪地层出露。石灰沟地区的层序,穆恩之等自下而上划分为下欧龙布鲁克统、上欧龙布鲁克统、多泉山组和石灰沟组,他们认为:下欧龙布鲁克统和上欧龙布鲁克统分别属中和上寒武统;多泉山组和石灰沟组分别属阿伦尼格期和兰维恩期;早寒武世和特马豆克期地层在该区缺失;而下欧龙布鲁克统与震旦系全吉群之间,上欧龙布鲁克统与多泉山组之间的关系是假整合接触。1976年  相似文献   
4.
赖才根 《地球学报》1981,3(1):85-85
<正> 一九七五年,林宝玉、郭振明和作者调查陕、甘、宁西南缘的奥陶系时,划分耀县桃曲坡地区的奥陶系为三道沟组、桃曲坡组和背锅山组(桃曲坡组是新命名的地层单位)。三道沟组为友及深灰色块状灰岩夹少量砾状灰岩,顶部10米岩层变薄,总厚80米。桃曲坡组和背锅山组以灰色薄层泥质灰岩为主,厚100米。以紫红色团块状灰岩做背锅山组的底界将该二组分开。在编写“中国地层”一书的过程中,我们已将桃曲坡组与背锅山组合并、称桃曲坡组,原三道沟组顶部10米薄层灰岩亦归入桃曲坡组的底部。这样,三道沟组的岩性均由厚层块状灰岩组成;桃曲坡组以薄层灰岩为主,仅中部夹钙质页岩(产笔石),上部夹紫红色团块状灰岩。  相似文献   
5.
论薇角石科Lituitidae(头足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才根 《地球学报》1986,8(1):107-126
本文描述了3属7种Lituitids,划分Lituitidae科头足类为Lituites、Sinoceras和Ancistroceras三个属群,指出前二个属群多集中在Llanvirn晚期(牯牛潭晚期)由Ancistroceras属群派生而成,Ancistroceras是最古老的lituitids。作者还重新厘定了Sinoceras的属征,划分出Sinoceras chinense和Sinoceras xinjiangense二个种群,指出了他们各自的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6.
天山—兴安区古生代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天山—阴山横亘于中国北方,组成近东西向的纬向构造带。其间广大区域,包括新疆的北天山、中天山,东、西准噶尔,阿尔泰,甘肃北山,内蒙古大部分以及东北北部,在地层区划上属天山—兴安一级区。区内古生代地层广泛发育,具有类似的生物群,相同的地槽型沉积历史,是组成我国地质构造特征的重要篇章之一。解放前,本区地质调查研究极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长江三峡东部地区——宣昌王家湾、分乡和黄花场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沉积岩以及古地磁的进一步研究,联系当前世界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资料,再论了全球奥陶纪晚期到志留纪初期笔石带和有关介壳化石的对比以及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的划分问题,仍然主张将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划在pers-culptus带底部,并明确指出,就选择国际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层型剖面而言,宣昌王家湾剖面较之Dob’s Linn剖面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中国奥陶系顶、底界线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与系间的界线目前仅志留系和泥盆系界线初步标定外,其它界线还在进行工作。至于奥陶系和志留系界线与寒武系和奥陶系界线在各个国家的划法都不一样:大多数国家以特马豆克统底界作寒武系和奥陶系界线;英国有的学者仍然以阿伦尼革统底界作为两系的界线;还有少数学者主张以上、下特马豆克统之间的界线作寒武系和奥陶系界线的;同样是把界线划在阿伦尼革统底界上,其含义亦不尽相同。奥陶系和志留系界线,苏联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