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14篇
自然地理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麻山群孔兹岩系地层新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继圣 《地层学杂志》1992,16(4):304-311
<正> 黑龙江省东部出露一个较为独特的地质构造单元,前人曾赋以“老爷岭台背斜”、“佳木斯隆起”及“佳木斯中间地块”等名称。地块总体呈南北向展布,向北向东分别越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进入俄罗斯远东南部,周围均被加里东期及其后侵入的花岗岩所包围。地块内主要出露两套变质岩系,一为麻山群,构成该地块的主体,另一“黑龙江群”。张贻侠等认为,该地块是一个由异地的龙江地体和基本为原地的麻山地体在晚元古代末(600—750  相似文献   
2.
姜继圣  关雅先 《矿物学报》1992,12(2):165-171
文中所涉及的柱晶石产于我国黑龙江省东部麻山群变质沉积岩系中。作者对矿物的形态、物性、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及岩石矿物共生组合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国外同类矿物的资料进行了对比。结合对麻山群变质地质的详细研究,本文还对柱晶石的成因及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姜继圣 《矿物学报》1992,12(4):367-372
对我国鄂西及黑龙江省东部孔兹岩系的地质观察发现,含棱柱状夕线石的高铝夕线片岩类与含红柱石的云母片岩类岩石在区域上共生。系统的岩相学研究表明,这些夕线石系由叶蜡石直接转变所成。原岩恢复以及对变质作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质反应的理论探讨和原始沉积物理想组分计算的结果都支持上述结论。认为孔兹岩系中的棱柱状夕线石和红柱石系低角闪岩相条件下在不同的原岩中经不同的变质反应形成。它们的形成主要受原岩的成分控制。这种由叶蜡石直接分解形成的夕线石,其初始形成温度较低,不能作为划分高角闪岩相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本区早前寒武纪地壳曾经历了三期区域变质和变形作用:中太古宙最早期是上壳岩系沉积的形成,后来在2.605Ga时发生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至晚期是英云闪长岩的侵位,并伴生有韧性剪切变形;晚太古宙时期,上壳岩系和英云闪长岩于2.538Ga前后发生低角闪岩相变质,在晚期出现NE向韧性剪切变形事件;至早元古宙时期,早期是黑云钾长花岗岩侵入活动,大约在2.380Ga时发育了绿片岩相变质,并发生二次浅层次的NW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地下空间是城市建设的新型国土资源,它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重要意义,探讨我国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现实和已具备的条件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姜继圣  刘志宏 《岩石学报》1997,13(3):346-355
根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将区内的早前寒武纪基底划分为变质上壳岩、中粗粒黑云长英片麻岩、变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和变质基性岩四个岩石单元。通过对上述岩石单元岩石类型、地球化学特征、变质变形作用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对其形成时序进行了讨论,由此确定了本区早前寒武纪基底的地质演化轮廓,即在中晚太古时期,本区经历了由玄武安山岩和英安岩双峰式火山建造为主体的上壳岩系的形成阶段,并于2.6Ga遭受角闪岩相变质;随即伴有大规模的TTG深成岩浆活动,晚太古末经历绿帘角闪岩相的区域变质作用;至早元古初期,深熔成因的钾质花岗岩侵位,区内已存的早期变质岩石受到该期钾质岩浆的交代改造,并在其成岩之后遭受绿片岩相的区域变质。  相似文献   
7.
麻山群孔兹岩系主期区域变质作用及演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麻山群孔兹岩系主期变质作用在区域上可以划分出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两个变质带。麻粒岩相带内的岩石先后经历了由低角闪岩相—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递增变质阶段。对稳定矿物共生组合及特征变质反应进行了详细研究并确定了变质作用的P-T-t轨迹。根据麻山群变质作用P-T条件在大规模范围内的一致性,认为其发生于晚太古未—早元古初期的区域造山环境。  相似文献   
8.
孔达岩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达岩(Khondalite)一词最早由T. L. Walker(1902)用来描述印度Kalahandi东南部大量出现的一种石榴石—矽线石片岩,其矿物组含为石墨 石榴石 矽线石 石英。这些岩石通常都具有片理,在露头上,经常和一种含石榴石的石英岩及一些钙硅酸盐岩共生,这些钙硅酸盐岩的矿物组合为透辉石 绿色尖晶石 褐色石榴石 方柱石,有时含方解石和榍石。  相似文献   
9.
10.
本区早前寒武纪地壳曾经历了三期区域变质和变形作用:中太古宙最早期是上壳岩系沉积的形成,后来在2.605Ga时发生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至晚期是英云闪长岩的侵位,并伴生有韧性剪切变形;晚太古宙时期,上壳岩系和英云闪长岩于2.538Ga前后发生低角闪岩相变质,在晚期出现NE向韧性剪切变形事件;至早元古宙时期,早期是黑云钾长花岗岩侵入活动,大约在2.380Ga时发育了绿片岩相变质,并发生二次浅层次的NW与NE向剪切变形作用。以上三期地质事件均表现为变形作用滞后于变质作用,每期都具有不同矿物组合、不同方向和规模的韧性剪切变形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