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9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同步辐射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探测古铜色日本马氏贝珍珠剖面(珠核与珍珠层)的元素分布。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中主要含有Ca、Sr、Ba等3种碱土金属元素,Mn、Fe、Cu、Zn等4种3d过渡金属元素以及稀土元素,各元素在珍珠中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珠核表面稀土元素浓度最高,珍珠层和珠核的稀土元素浓度大致相当;Mn和Fe元素浓度自珠核浅表层向珠核表面有降低趋势;珍珠层内Mn和Fe元素浓度都出现大幅降低现象,且是在相同的圈层降低,显示其具有一定正相关性,推测二者大幅降低的圈层是平行层和棱柱层的分界,且Mn元素主要赋存于棱柱层;Ca与Sr、Ba元素的分布具有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GIS支持下的金属矿产成矿预测简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唐宾 《广西地质》2000,13(1):69-72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要地介绍了地质异常成矿预测的方法,阐述了GIS支持下的地质信息数据的特征和成矿预测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套SEM-EBSD-EDS-CL联合分析系统(FEI Quanta 650 FEG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功能和特点,并使用该系统开展了石榴石、白云石的矿物学研究以及和田玉仔料研究。多工作模式、待试样品要求低和制备简单、高质量的分析图谱、信息数字化处理以及多技术结合应用是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的显著优点。SEM-EBSD-EDS-CL联合分析系统在宝玉石研究中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研究剖面沉积物化学组分的含量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以了解剖面沉积物及其化学组分的影响因素和剖面地层的古环境演化。从R型和Q型因子分析结果得出,剖面沉积物及其化学组分含量主要受陆源物质影响,其次受火山源物质的影响,成岩作用及生物源物质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剖面的古环境演化以陆源物质、火山源物质和生物源物质混合沉积为主,其间至少经历了7次火山喷发。短期频繁的火山喷发及大量的火山喷发物可能严重影响该时期剖面位置的爬行动物及其他生物的生活环境,这可能是它们在这段时间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对市场上一种名为宁强"珊瑚玉"的玉石新品种进行了矿物学、玉石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宁强"珊瑚玉"是珊瑚骨骼孔隙被碳酸盐矿物充填所形成的化石,主要组成矿物为方解石,所含的其他矿物较少.宁强"珊瑚玉"密度2.71~2.72 g/cm3,点测折射率1.50,玻璃至油脂光泽,半透明到不透明,质地细腻,光泽温润,颜色丰富,纹理变化多样,是优质的玉石材料.但由于"珊瑚玉"硬度较低,较难进行复杂的加工,比较适合用于加工素面首饰工艺品,着力表现其自身的生物结构和纹理特征.  相似文献   
7.
琥珀是一类有机宝石,其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日益受到重视.琥珀是植物树脂的化石形式.本文综述了现代的和已绝灭的产树脂植物的种类与地史分布.现代的产树脂植物包括松柏类和诸多被子植物科,现代松柏类如南洋杉科的琥珀最早可追溯至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但在白垩纪中期至中新世的地层中更为丰富.始新世以来,热带和亚热带被子植物来源的琥珀开始占优势地位.绝灭的产树脂植物包括繁盛于石炭—二叠纪的科达类和髓木类种子蕨以及石炭纪以来出现并已绝灭的一些松柏类裸子植物.目前已知最早的琥珀产自晚石炭世地层(距今约3.2亿年).琥珀中含丰富的动植物化石,为研究地球生命的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8.
文章重点论述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定量地分析研究作物生长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 ,并对应用GIS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来进行农业地质区划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GIS支持下的农业地质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宾 《广西地质》2001,14(2):23-26
文章重点论述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定量地分析研究作物生长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并对应用GIS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来进行农业地质区划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贵州关岭晚三叠统法郎组瓦窑段底部的毛凹剖面系统地采集了105个岩石样品,测定了样品中的36种化学元素含量。作者对它们进行元素富集因子(EF)分析、R型聚类分析、R型因子分析、元素和氧化物的含量与Al2O3的含量比值以及δCe在剖面中垂向变化的分析,讨论了元素含量变化的制约因素、沉积物的来源、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关岭动物群的埋藏环境。结果表明:研究的5.2 ~17.7 m段剖面地层以陆源碎屑和生物碎屑混合沉积为主,沉积物来源于陆壳,而不是火山和热液的来源,其沉积的氧化还原条件多次反复变化;元素的含量变化主要受陆源物质、氧化还原条件、生物碎屑以及成岩作用控制;从元素地层学角度将所研究的剖面段从下到上可划分为4层,第1层至第4层元素对比值曲线呈现出平缓波动-频繁波动-平缓波动的周期性变化特征;该段偏还原的环境对海百合及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保存和埋藏起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