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山西省是我国山多川少的省份之一,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二,这些地区气候干燥,雨量稀少,水源奇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人畜吃水十分困难。所以如何大力开发利用山区的地下水源,改变当前干旱面貌,是摆在打井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用甘肃及邻近省区的地震台网记录的周围中强地震资料研究了本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的分布情况。本研究使用ML>4.0级地震的折射Pn波到时,由相对于某一给定震中方位差小于3°的两个台站配对,取其相对到时差的震中距之差求Pn波速度。优点是简便易行,并且定位的发震时刻和震源位置偏差对速度无影响。60多个地震的200多台站对的结果表明:甘肃邻近地区Pn波速度分布的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都较为明显,以东经103°为界,其以东地区平均Pn波速度为8.00±0.19/公里/秒。似乎平行于南北地震带的几个历史强震分布条带及沿河西走郎强震分布带均显示出Pn波速度明显的低速条带。毫无疑问,这些结果对地震研究和予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震级是地震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它的精确测定对于地震研究和预报无疑都很重要。目前甘肃地区测定大量中小地震震级的方法,都是利用S波两个水平分向最大地动位移的平均值Aμ,由公式M_L=lgAμ+R(Δ)+S (1)求得,然后取多台平均,再由 M_L=1.13M_L-1.08 (2)换算为面波震级;仅少数较大的地震用中长周期仪器资料直接求取面波震级Ms。(1)式中R(Δ)为震级起算函数,它反映了地震波振幅随震中距的衰减特性,在震级测定中则是一个距离改正值。多年来,甘肃地区使用的起算函数R(Δ)是根据全国资料得出的大范围内的平均结果。  相似文献   
5.
用尾波振幅衰减规律推算的振动持续时间得到了甘肃地区持续时间震级公式,该公式可用于甘肃地区多台测定震级 M_D,其适用的震级范围和震中距范围都比其它 M_D 公式大,而且精度略高于 M_L;国内外许多个持续时间震级公式的对比表明,无论线性还是二次 M_D—lgt 关系各同类公式中的相应系数都很接近,仅常数项差别较大这种差别包括仪器常数,震中距离,振动终止振幅阀值的选取及地区差等因素的影响,考虑了仪器常数修正,震中距改正,绘出了相应公式,在一定假定条件下,可得到与现有公式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1958年比斯特里尼提出用地震尾波持续时间测定震级,1977年该震级得到了国际承认,并把它定名为MD,尔后又将此方法正式列入《地震观测业务手册》。  相似文献   
7.
用甘肃及邻近省区的地震台网记录的周围中强地震资料研究了本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甘肃东南部Pn波速度分布的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都较为明显,以东经130°为界,其以东地区平均Pn波速度为8.00±0.26公里/秒;以西地区平均为8.42±0.19公里/秒。似乎平行于南北地震带几个历史强震分布条带及沿河西走廊强震分布带均显示出Pn波速度明显的低速条带。  相似文献   
8.
海原位于南北地震带北段甘肃、宁夏交界的六盘山震区,历史上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共发生26次破坏性地震[1](表1)。其中1920年海原8.5级地震震中与这次地震震中相隔22.2公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