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4篇
  2008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晚第四纪构造运动与现代地壳形变及地震活动具有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直观的地貌特征来探讨鲜水河断裂带晚第四纪构造运动类型及其与地震的一些关系,为判定该区(段)的地震危险性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5月12日汶川8级大地震成都市境内地震现场震害调查,给出了此次地震在成都市的震害特征与极震区的烈度分布特点,为成都市震后灾区恢复重建提供参考;同时给出了成都市境内一些地质灾害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合鲜水河断裂带虾拉沱盆地及附近的地质、地貌资料,结合盆地电测深、历史强震及地壳形变等资料,初步探讨了该盆地的结构状态、成因机制及其与强震同震形变的关系、该盆地段断层的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该盆地在横向上呈沿炉霍主断层的单侧断陷,纵向上可能是拗陷。结构上属于邓起东(1984)划分的主滑型模式,其成因主要是历次强震同震垂向形变的累积,并且是在该段炉霍主断层长期呈压扭状态下的产物。其形成时期最晚可能始于中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野外地貌填图资料为基础,结合鲜水河断裂带的历史地震资料(1725—1983),探讨了该带自晚第四纪以来的水平错动速率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由地貌资料反映的断层长期滑动速率最大值的平均值,基本上与由历史地震资料所得结果相一致;断裂带的中、弱震位错与断层蠕变量相当。用文献[10]的方法估算的该带强震复发间隔与历史地震记载(1725—1983)的平均复发间隔相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