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篇
自然地理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85—1986年度和1986—1987年度在菲尔德斯半岛对地面温度进行了测量,共获得129个数据,并对带回的样品进行了岩石热导率测量,共获得210个数据。本文在分析和归纳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对菲尔德斯半岛的地温特征和岩石热物理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实测地表大地热流、岩石放射性元素含量以及生热率的基础上,作者计算了攀西古裂谷地区的深部热流值(q_r)及地壳上部放射性元素富集层厚度(D),即分别为38.4mw/m~2和15.7km。与世界上其它地区相比,本区具有较高的深部热流值和较大的D值。笔者进一步阐明,较大的D值是攀西古裂谷地区地壳分异程度差在地热上的反映,而较高的q_r值表明本区来自地壳深处上地幔的热量比较大,这与攀西古裂谷地区的整个地质发展历史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天水地区大地电磁测量及深部电性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水地区的大地电磁测量结果表明,在43km左右的深度上普遍存在高导层,这可能是壳幔过渡带的反映。岩石圈厚度大约95-110km。在天水太京附近可能存在一条大型近东西向地壳-岩石圈构造带,在秦安以北的叶堡和陇城附近可能也存在一条近南北向的大型地壳-岩石圈构造带,它们都是不同构造单元的分界线。1654年天水8级大震可能与深部热异常引起的热应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南北地体壳幔热结构差异的大地热流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报道大地热流剖面侧量的系统成果,进而分析南北剖面的热流分布特征及其构造热演化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南北各地体不同的构造变形环境所诱发的深部热作用和放射性生热、摩擦应变生热和深部热流分量等热源组分在配置上的差异,分区论述青藏高原北部、中部和南部3种不同类型的地壳—上地慢热结构。  相似文献   
5.
地热-Ⅱ型岩石热导仪是在地热-Ⅰ型基础上,参考美、法同类装置的性能特长,改型设计研制而成的。采用了国际地热界通用的一维稳态分棒原理和结构,并成功地应用了计算机程控测量。仪器为平行双架式,可同步运行。该测试系统尚配备微型探针,程序兼容,仪表共用。因此,除坚硬致密岩样外,尚可用于测量孔隙含水或饱水岩样、松散沉积物或钻孔岩屑。仪器性能稳定,操作方便,自动打印结果。测量复率±2—3%,绝对精度优于±5%。  相似文献   
6.
辽河盆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冀鲁断块和胶辽断块的一部分,是在稳定地块上发育的第三纪古裂谷。选取热流值测定的红阳煤田三井田的井检23孔和944孔位于辽河古裂谷东斜坡北端(图1)。  相似文献   
7.
牛驼镇凸起是冀中拗陷中一个显著的次级正向构造,其地理位置见图1。1973—1978年进行石油普查和勘探时,在该区相继发现了地下热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先后对热水的分布有过报道和论述[1,2]。鉴于牛驼镇凸起(包括容城凸起)地热异常在华北平原具有代表性,我们在石油部门的协助下,在本区较系统地开展了地温测量并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研究。本文试图剖析这个典型地区地温场的特点,作为圈定和预测华北平原地热异常区以及分析地下热水分布规律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孔隙岩石热导率的饱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华北地区的大地热流测量工作中,计算热流值所用的热导率数据,往往是在实验室中经风干(少部分为烘干)的岩芯样品上测定的。对于低孔隙率的或致密的岩石,不致引起显著的误差;对高孔隙率的碎屑沉积岩层,孔隙饱水或含水对热导率的影响有专门研究必要。大多数岩石都具有孔隙及原生或次生裂隙,即使形似致密的结晶岩类,也有一定程度的裂隙孔隙度。砂岩、泥岩、页岩等岩石的孔隙度有时可高达20—30%,对这些孔隙岩石而言,干试样热导率k_1与饱水试样热导率k_2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值,且k_2>k_1;因为孔隙充填质—水比空气的热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