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9篇
  2009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10月到11月三陆近海(日本岩手县近海)震群状的活动期间,11月1月发生一次较大地震(M7.1,日本气象厅)。Streckeisen宽频带地震仪于1989年9月安装在筑波地震观象台,成功地记录到包括11月1日地震在内这一活动的完整序列。由于该地震仪的宽频特征以及大动态范围24位A/D转换器,所记录的地震图显示出各种有意义的特征,这无论对震源还是对构造都会提供有用的推断,甚至仅仅可以得到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截止到1978年底的地震资料,分析了唐山地震序列的基本特征。认为唐山地震序列具有强震多、能量衰减慢,起伏大,空间展布规模大等总体特征及各区地震活动差异明显的分区特征。由此出发,对唐山地震序列的类型作了一些讨论。作者强调唐山地震序列中三次最强地震(唐山7.8级、滦县7.1级、宁河6.9级)震级相近似而发震构造各异,以及以它们为首的三个次级地震序列的存在,认为把唐山地震序列称为多主震型地震序列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3.
4.
你已听到过上百次了:储备水和食物,把手电筒和电池放在手边,买一个扳手,关掉你的暖气节门。然而这对预防地震仍还不够。南加利福尼亚人有如同他们足下的断层线那样多的理由说未做好防震准备。遗憾的是地震的发生并不管人们对它是否已做好了准备。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位地震学家琼斯(LucyJones)说:“我们每天都记录到地震,每年约1万—1.5万次”。据琼斯说,里氏3级的地震在南加利福尼亚每周至少发生二三次。有时这些地震是较大地震的前震,如2月28日发生在阿普兰的地震。在绍斯兰约在下午12时30分发生了一次3.0级左右的前震,当天下  相似文献   
5.
1989年10月发生的洛马普列塔地震最强烈的地震波到达距震中区约90公里的旧金山和奥克兰足足用了25秒钟。地震引起的振动一般随离开震中的距离而减弱,但是,洛马普列塔地震的地震波最后通过远处的城市时,却以惊人的力量晃动了大地并造成出乎意料的严重生命和财产损失。10月17日地震后,当旧金山湾地区挣扎着恢复过来时,工程师和地球科学家们曾力求找出不寻常的远距离强烈晃动的原因。起初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许多被破坏构筑物下面的松软天然沉积和填充物,其中包括奥克兰880号州际公路的崩塌部分和旧金山马里纳地区的一些  相似文献   
6.
1992年6月28日7.3级兰德斯地震在美国西部大部分地区触发了地震活动的异常迅速而广泛的增强。所触发的地震发生在距兰德斯主震1250km(震源尺度的17倍)处,范围局限于具有持久地震活动性的地区,并呈走滑到正断层机制。其中许多还是地热和近代火山活动场所。根据计算的地震弹性模型的静应力变化似乎很小,并不足以导致触发。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伴随主震地震波的大的动应变和地壳流体(或许还包括地壳岩浆)之间的  相似文献   
7.
1966年以来,在华北地震活动期中,河北省及邻近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的活动尤为频繁,从而为研究本区中强以上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性特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关于中强以上地震前的区域地震活动性特征,人们巳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通过地震图上的简单测量获得地震矩的方法,并由地震波能量公式的简单变换计算应力降。文中用该方法测定了近几年来发生在北三省(河北、山西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地区,南三省(河北、山西和河南省)交界地区.以及渤地区共30个中小地震(M_(?)为3.7—5.1)的地震矩和应力降。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较方便地测定一些中小地震的震源参数,从而对区域的地震危险性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9.
笔者研究了日本及其附近地区8次地震后地震活动的迁移,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地震活动的迁移速度为几公里/年至100公里/年。可是,有时也会在大震之后立即引起离大震震源区几百公里以外地区的地震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极少发生6级以上大震,但迁移的视速度为每天100公里以上。在所有的情况下,地震活动都是沿包括大震震源区在内的板内地震构造带迁移的。我们注意到与板内大地震预报有关的一种有意义的现象,即在那些带上,大地震迁移开始之前一段比较短暂的时期内,在整个地震带上有时出现4级左右的小震活动。当空区处于地震迁移锋的后面时,随后很可能被地震填满。就板内地震活动而言,“地震空区”的概念对这些空区似乎是最合适的。虽然目前尚未发现地震迁移的物理机制,但这种现象有时对预报未来大地震很有帮助,并有助于我们了解板内地震构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1989年10月到11月三陆近海(日本岩手县近海)震群状的活动期间,11月1日发生一次较大地震(M7.1,日本气象厅)。Streckeisen 宽频带地震仪于1989年9月安装在筑波地震观象台,成功地记录到包括11月1日地震在内这一活动的完整序列。由于该地震仪的宽频特征以及大动态范围24位 A/D 转换器,所记录的地震图显示出各种有意义的特征,这无论对震源还是对构造都会提供有用的推断,甚至仅仅可以得到一个台站的地震图也是如此。在本文中,我们比较了在筑波记录的11月1日地震和10月29日发生的第二大地震(M6.5,日本气象厅)宽频带地震图,指出两个地震图中最初几秒记录恰好彼此重合,这可能意味着11月1日地震开始于类似10月29日地震那样的小得多的地震,但随后发展成一次大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