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作者在1962年写的《区域性内生成矿与成矿带》一文中曾指出当时盛行的“岩浆说”不能认为是唯一的绝对的理论;同时提出:包括沉积层在内的上部地壳中分布有各种有用元素及其组分,在一定的大地构造背景下,其中的某些元素及组分便趋于活化,继而在不同的运移距离上发生再次(多次)沉淀,富集成矿。这种“矿质活化再沉淀”的观点是H·史奈德洪所倡导的“再生说”的引申。后来,随着“层控”理论的崛起,这一基本成矿理论才为人们所接受,并越来越多地为勘探实践所证实。  相似文献   
2.
何正檀 《华南地震》1992,12(3):36-45
1980年,笔者应用地震对称迁移图象预测了全球大地震,其中包括12项主要预测意见和5项补充预测意见。近十年间,大多数预测意见已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这说明作为一种新方法,对称迁移图象可能对地震长期预测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述的“对称迁移”是指地震按一定对称图式依次所作的规则迁移。利用对称迁移图象可望预测强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自1976年以来,已较好地对应了5次强震.这或许能说明对称迁移图象可作为地震长期预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4.
由光弹模拟实验所得的上海地区的构造应力场反映出,该区潜在着七个地震相对危险点,两条易发震的断裂和两个地震相对危险区。另外,本文从庆力场和应变能的角度,分析了存在于该区的四组不同走向的断裂和活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上海及其邻区M_s≥4 3/4级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速率和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有关。据此可望找到该地区地震中期预报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称的对称迁移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或一定的地质构造背景上,地震按一定的对称图式依次作规则的迁移。对称迁移不同于沿带迁移,是由相互联系的四次地震配套而成为一独立的迁移组合,它们分别发生于与X断裂网络四个结点相当的位置上。互为配套的四次地震满足于以下三条件:1)在空间上呈现为对称的(或近于对称)四边形图象;2)各震的震级相近,震级差不大于0.5级;3)每组内四次地震的发震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表现为T_4-T_3≤T_2-T_1或T_4-T_3≤(T_2-T_1) 10。按照各震迁移的顺序和路线,将其划分为对角型、弯折型和圈闭型三类。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块是由塔里木—华北古板块和华南古板块历经长期复杂的构造演化,于三叠纪末印支运动期间拼接而成的。海西晚期,西伯利亚古板块的南下,燕山期太平洋板块的向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