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0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海北部水团锋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9年8月黄海北部14个周日连续站3d的表层水湿和有关大面站准同步资料及由卫片获取的海面温度资料,对该海域水团锋面进行了分析,黄海北部表层水温为北黄海沿岩水(水团)、渤海沿岸水(水团)、朝鲜西部冷水团和黄海暖流余脉所控制。该项研究对长海县海洋牧场的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记者王奉安通讯员韩玺山报道由辽宁气象工作者李波、孟庆楠主编的《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辽宁卷》已于今年5月份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辽宁省气象局和大连市气象局根据中国气象局2001年7月份下达的任务,经过3年多的努力共同完成的。全书分为10章、22个灾种,共48.7万字。参与编写人员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所选资料从公元221年至2000年跨度1780年,查阅有关文献、方志、报刊、专著和档案资料150余部,收集灾情图片200余幅、灾情记录4800条。本书的出版发行填补了辽宁此类气象史记方面的空白,为全国气象部门和相关部门以及辽宁防灾…  相似文献   
3.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辽东区域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中巴资源一号卫星 CCD传感器接收的辽宁省营口幅数据 ,从几何精度、空间分辨率、数据噪声等方面 ,进行了图像数据质量评价 ,认为从总体上讲 ,达到了设计要求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指出 ,CCD传感器在稳定性和同一性方面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4.
气象卫星遥感在监测辽宁近海赤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辽宁近海的2次赤潮过程做了个例分析,探讨了赤潮灾害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对用NOAA气象卫星遥感资料监测赤潮的原理、优点和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6.
根据1998年8~10月渤海海域赤潮实况与7~10月的有关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对赤潮的诱发作用。认为7月份大量的陆面降水,8~9月持续温暖天气、降水少、风速小,10月中旬气温下降、海水降温对赤潮形成、发展与消退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赤道辐合带上大气扰动的不稳定发展与基本气流的水平切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早在60—70年代,就有不少学者、专家指出在一部分台风发生的过程中,是由于辐合带附近切变的不稳定造成的。由此可见,讨论赤道辐合带附近基本气流切变所导致的正压不稳定问题是有实际意义的。郭晓岚曾对  相似文献   
8.
9.
1 引言辽宁中部城市群位于40°3′~42°9′N、122°~125°3′范围内,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等城市。在此区域内,大中城市集中,相互毗连,又都是重工业发达的城市,热岛效应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在冬季,热岛效应更加明显。另外,据周明煜等的研究,冬季热岛强度最强,秋季也较强,春季中等,夏季最弱。为此,我们选择冬季的代表月1月作为研究时段。  相似文献   
10.
红色气艇飘在赤道上空中国美国大气海洋联合考察船在赤道海域已航行20多天了。1989年5月3日,“向阳红14号”考察船进入太平洋东经165度的赤道海域。为了探测热带海洋的高空气象情况,考察队气艇组按预定计划5月4~6日连续进行60个小时的观测,每2小时观测1次,总共需要施放30次气艇,工作任务相当繁重。事先,我们对气艇、探测器、计算机、纹盘都进行了认真的检查,要做到万无一失。以往,在陆地上灌气球都是用氢气,但这次是在船上作业,为了安全,不能用氢气,而要用不燃烧不爆炸的氦气。氢气每瓶10元,而氦气要1000元,每充1次气要用2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