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质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物源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物源问题的研究对于了解和确定研究区有利沉积相带及储集砂体的分布、寻找有利油气储集层具有重要意义。胜坨地区沙四上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前人关于目的层段的物源体系的研究成果很少。为了进一步查清研究区沙四上沉积时期砂体成因和物源方向,更好地预测砂体的分布,本文综合运用地震、测井、地球化学等资料,采用古地貌分析法、沉积砂体岩屑类型对比法、砂岩百分含量法和沉积物特征元素等方法探讨了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砂体的物源方向,并结合特征元素物源指数判别公式对沙四上亚段物源体系实现了定量评价。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沙四上亚段具有多物源体系特征,除了直接来自于胜北断层和坨94断层上升盘的物源外,还有沿着胜北断层与坨94断层转换带处的物源体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Ni/Co、V/Co、Mg/Mn、Mn/Sr、Ba/Mn、Fe/K、Mg/Ca、Ba/Sr、Mg/Al、Al/Na十个特征元素比值,通过分布模式、物源指数、Q型聚类等方法,对东营凹陷王58井区沙四上亚段砂体物源进行了研究。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王58井区存在南北两大物源体系,王58井及其以北地区沉积物主要来自北部物源体系,王斜583和王126井及其以南地区主要为南部物源体系,中部牛114—斜1井一带具有南北混源特点。研究表明利用特征元素比值判别沉积物物源方向,能够有效地避免水动力及成岩作用的影响,更加准确地判断沉积物的物源方向。  相似文献   
3.
连山 《气象科技》1982,(2):61-65
农业是露天作业,受天气、气候的影响极大。即使在今天的科学技术水平下,每一项农业技术措施的采用还都直接或间接与之有关。例如,农业耕作制度的改革,作物合理布局、新品种的引进、病虫害的防治、合理灌溉、科学施肥、农机有效工作等等都要考虑当时当地的天气气候条件。因此,因时因地制宜采用各种农业技术措施就成为栽培管理技术现代化中的至关重要的课题。农业栽培水平愈高,愈需要气象科学的保证,趋利避害,确保农业高产稳产和降低成本! 苏联农业气象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全苏农业气象科学研究所专门成立了农业技术农业气象论证处。在菲道谢耶夫教授指导下就确定合理播种期和播种量、科学施肥和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的农业气象依据方面进行了25项技术方法性的研究。现将其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连山 《气象科技》1982,(3):81-83
研究农作物生育状态在天气和气候影响下的时空变化规律,是农业气象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苏联虽然已建立了包括专业农业气象站、进行农业气象观测的水文气象站和农业气象哨在内的农业气象观测网,但是,由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性大,仅根据观测地段上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已不能满足客观的需要了。因此,苏联和其他国家都开始研究农业气象遥感观测技术和设备。在苏联,先研究出光度法以探测植被参数。这个方法建立在作物群体生产力及其结构特征(地上植物质、投影覆盖面积、植株密度、叶面指数)与可见光不同谱段上群体亮度系数之问存在的关系。经验证明,两者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相似文献   
5.
连山 《气象科技》1981,(4):37-39
目前,苏联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的水文气象站有3000个,其中进行农业气象观测的有2500个站,进行土壤湿度观测的有2000个站,进行冬作物分蘖节深处土壤温度观测的有1500个站。此外,还有16000个农业气象哨。农业气象观测项目包括:作物发育期、植株密度、株高、杂草度、受害植株(如霜冻、干旱、干热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倒伏、产量组成要素、放牧条件、  相似文献   
6.
研究和科学地解释环境水文气象条件和作物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是农业气象科学的中心任务。解决这一问题,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采用描述性的方法。为了科学地阐明天气条件和植物状态间的关系,参考了农学和植物生理学方面的经验;此外,对近地面层和土壤水分和热量交换过程,也做些定性分析。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寻找“天气-作物”模式输入参数和输出产品之间的直接经验关系。在这一研究阶段里,已找出了许多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天气条件与作物的关系。现行的农业气象为农业服务的系统,基本上就是建筑在这些经验关系上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