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寒潮、梅雨锋个例采用全国120个探空站2000—2007年探空资料,根据对流层顶的热力学定义计算对应的天气形势下各站点的对流层顶高度,利用一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对流层顶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寒潮爆发,对流层顶高度下降,850、700、500 hPa 3层平均温度每下降1oC,对流层顶高度下降2.486 m,位相差为-6.85 m,温度改变对对流层顶改变量的方差贡献率达56.36%,冷高压系统造成控制区气流下沉、对流层顶高度下降。梅雨锋形成期间和暴雨前期,对流层内以上升运动为主,对流层顶高度上升;暴雨结束,对流层顶高度较暴雨前上升30~50 m,幅度与天气形势有关。  相似文献   
2.
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建设和使用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地形遮挡的问题。本文以南京、连云港两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为例,探讨了一种遮挡范围内进行数据插补的技术方法,以弥补雷达产品生成中的缺陷问题,尤其是解决雷达定量测量面降雨量场的补缺问题,对其它地方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地区是中国气候的敏感区,为准确认识其上空的卷云特征,利用MODIS的M YD06二级云产品数据,对高原地区卷云的概率分布、云顶高度、粒子有效半径以及光学厚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卷云在3月和4月出现概率最高,10 12月出现概率最低。在全年中,卷云概率分布为双峰型,1 4月为一个高峰期,7 8月为另一个高峰期;两个低值期出现在5 6月和912月。(2)6月和10月卷云云顶高度的概率分布会产生显著的变化。卷云云顶高度平均最大值出现在7 8月,最小值出现在1 2月。(3)卷云的粒子有效半径主要分布在5~40μm之间,15~25μm间概率最大。卷云粒子尺度平均最大值出现在8 9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4)卷云的光学厚度主要分布在0~40之间,0~10间概率最大。卷云光学厚度最大值出现在8 9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及榆林多普勒雷达(CB)资料对2010年5月3—4日发生在陕北地区连续2 d区域性降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雹天气发生前,单站要素场和层结状况表现为不稳定。陕北地区降雹天气在V-3θ图上表现出超低温、大肚子、顺滚流等特征,对流天气结束后,超低温现象仍短时存在,并不伴随强对流天气的结束而消失;滚流由顺滚流转为逆滚流时,强对流天气结束,滚流在陕北冰雹天气预报中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横山县地处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以南部丘陵沟壑为主,约占总面积70%。北部为风沙草滩区。横山县为农业县,农耕用地6.7万hm2,林业用地18万hm2,牧业用地16.7万hm2,是全国小杂粮和山羊板皮生产基地县,陕北最大的水稻生产基地县。目前农业生产基本是靠天吃饭的状况,因此,发挥基层  相似文献   
6.
利用1964—2013年榆林市雷暴日资料及2013年全省闪电定位仪资料统计分析榆林地区雷电分布特征、雷电参数的年际变化、月变化、日变化、分布时段特征。经过分析发现,全市年平均雷暴日为29.2d,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2013年全市闪电集中出现于6—9月,占全年总闪电频次的97.3%,其中7、8月为峰值区,占全年闪电频次的83%,8月最多;14—21时为全天闪电高峰时段。全年以负闪为主,可占总闪频次的94.85%。闪电空间分布和强度分布区域性特征显著,其中神木闪电密度较大但强度较弱;府谷、吴堡、定边等地则强度较大而密度较小。榆林平均电场以正极性为主,全市平均电场强度为-0.055 28~0.193 13kV/m,东西分布特征明显,其中最西端的定边站,平均电场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7.
利用榆林2007—2012年夏季(6—8月)逐日0oC、-20oC层高度探测资料及2012年夏季全市平均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2012年夏季榆林降水异常与0oC、-20oC层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强降水的发生与6月暖空气活跃,7、8月冷空气活动频繁有密切关系;榆林2012年夏季08时0oC、-20oC层高度较近5a平均值偏低,且特性层高度变化特征为缓降—下降—下降,与近5a上升—维持—缓降的平均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特性层高度时间累积与日降水量的相关关系20时优于08时,日常降水预报中应更多地考虑20时特性层高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3月20日夜至21日凌晨豫北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导致这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湿位涡场分布特征为,对流层低层MPV1〉0,同时MPV2〈0;强对流发生时,对流高层表现为MPV1〉0,同时MPV2〈0,即高低层均为异常的湿对流稳定区。②强对流的发生发展与湿位涡的时空演变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对流层高低层湿位涡“正负区垂直叠加”的配置是强对流天气发展的有利形势。这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在低层湿位涡正压项等值线密集的零线附近以及大于零的区域和湿位涡斜压项的负值区,同时高层为湿位涡正压项等值线密集正值区域和湿位涡斜压项的负值区。③中低层急流和地面东路冷空气入侵高温高湿不稳定区是形成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原因,中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此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影响系统,且强对流发生前,近地面存在逆温层。  相似文献   
9.

利用榆林2007—2012年夏季(6—8月)逐日0o C、-20o C层高度探测资料及2012年夏季全市平均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2012年夏季榆林降水异常与0o C、-20o C层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强降水的发生与6月暖空气活跃,7、8月冷空气活动频繁有密切关系;榆林2012年夏季08时0o C、-20o C层高度较近5a平均值偏低,且特性层高度变化特征为缓降—下降—下降,与近5a上升—维持—缓降的平均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特性层高度时间累积与日降水量的相关关系20时优于08时,日常降水预报中应更多地考虑20时特性层高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研究我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对区域气候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规模有组织的退耕还林会对中国局地和区域气候产生显著的影响,但不同的退耕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气候效应。退耕还林会使我国的雨带北移,北方地区降水增加,南方地区降水减少。退耕还林可使我国夏季平均温度降低,冬季温度升高,并且随退耕区的扩大,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