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30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多个数值模式的雨量预报集合为站点雨量预报初值,遵循预报员对降水预报分析的思路,将其以系统、能量、水汽、地形等因子对降水所作的定性预报分析结论转换为因子信度,利用因子信度对站点雨量预报初值作增减的强迫运算,并将地面站点上的相关要素转换为强迫系数,再次对站点雨量预报值作增减的强迫运算,由此得出包含多模式集合预报值、人对诸多定性因子分析信息、站点地面要素差异等综合因素的站点雨量定时定量预报值,从而实现降水客观、定点、定量预报。  相似文献   
2.
谢瑞国  缪强 《四川气象》2001,21(1):48-49
经过一年多的业务运行,我们发现MICAPS系统在数据传输处理中存在不尽完善的地方,造成数值预报产品残缺不全;由于数据传输处理未作配置本地化或配置本地化不完善,致使数值预报产品和实况资料的分析范围、等值线间距、时效、层次等不能满足本地预报业务工作的需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资料传输、处理有关配置文本本地化的方法。使数值预报产品有用率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约一倍。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在业务预报 中的释用预报方法进行了 初步分析,提出了数值预报产品检验的一套方法;分析了数值预报产品的季节适用性问题; 就 预报对象和预报着眼点作了进一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汛期和非汛期主要预报对象的 释用预报思路,并列出了相应的释用预报方法。在去冬今春的业务应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  相似文献   
4.
经过一年多的业务运行,我们发现MICAPS系统在数 据传输处理 中存在不尽完善的地方,造成数值预报产品残缺不全;由于数据传输处理未作配置本地化或 配置本地化不完善,致使数值预报产品和实况资料的分析范围、等值线间距、时效、层次等 不能满足本地预报业务工作的需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资料传输、处理有关 配置文本本地化的方法。使数值预报产品有用率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约一倍。  相似文献   
5.
对欧洲数值中心 850百帕格点温度预报值做信度检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未来 72小时内最大变温及最低日平均气温的释用预报方法。将预报的变温和最低日平均气温作线性集成后 ,反演为预报日的日平均气温预报值 ,并与实测日平均气温比较 ,做出预报结论的可靠性推断。由此构成了对数值产品双重误差检验的寒潮释用预报准则。经一年多业务应用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原涡与西南涡耦合作用的个例诊断   总被引:29,自引:30,他引:29  
对1982年7月26~28日由500hPa高原低涡与850hPa四川盆地浅薄低涡耦合作用引发盆地低涡强烈发展与大面积特大暴雨天气发生的机理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高原低涡东移到100°E附近时,其低涡东部的正涡度平流与负值非平衡强迫与850hPa四川盆地浅薄低涡发生垂直叠加时,两者之间发生耦合作用。导致盆地浅薄低涡与500hPa高原涡同时发展,四川盆地发生大面积暴雨。  相似文献   
7.
在1994年暴雨诊断预报试验的基础上,对诊断方法作适当的补充修改后继续进行试验,在1995年汛期暴雨过程及小区域落点预报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缪强  谢瑞国 《四川气象》2001,21(1):9-12
本文就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在业务预报中的释用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数值预报产品检验的一套方法;分析了数值预报产品的季节适用性问题;就预报对象和预报着眼点作了进一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汛期和非汛期主要预报对象的释用预报思路,并列出了相应的释用预报方法。在去冬今春的精力应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气内部非平衡强迫是激发暴雨天气的动力机制的观点,利用1994年5至6月的逐日实时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非平衡强迫与中尺度天气系统发展及其暴雨天气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非平衡强迫的数值诊断对暴雨分析预报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对区域性暴雨的落区,预示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上游区域性暴雨发生前的中尺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忠明  缪强 《气象》2000,26(10):15-18
通过对长江上游 1 2次区域性暴雨发生前数小时至十余小时的探测资料进行合成分析 ,揭示了该区域暴雨天气发生前的流场、能量场、水汽场和动力场的中尺度特征。对提高该区域暴雨天气预报质量和长江流域防洪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