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包澄澜  程正欣  吕梅 《气象》1987,13(12):13-16
1980年8月23—24日,淮河流域连续两天出现大范围大暴雨。本文指出,由于从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出现大尺度热带季风西南—南—东南气流汇合带,在交汇点下游的北方有西南涡生成,并强烈发展,具有7—8条螺旋状云带。低空西南急流的加强和推进,一方面在江淮之间形成能量锋区,一方面引导西南涡东移。在低涡中心南侧的淮河流域产生了暖区大暴雨。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中尺度地面图上温度场与流场的不同配置,得出5类中尺度流型。以其为主要框架研制的短时预报方法,经1989、1990年业务试报,其临界成功指数(CSI)分别达到0.56及0.67,表明该方法对上海地区初夏对流性暴雨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次早春中尺度天气过程的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之瀛  杨美川  蒋乐贻  邹浩  程正欣 《气象》1989,15(10):43-48
本文利用单站自记及常规资料,分析了1987年3月6日造成长江下游部分地区冰雹及大风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现浙北及上海南部测站的气压自记曲线均出现4次明显的波动,转换到空间上为平均移速90km/h,具有重力波特征的4个雷暴高压。计算表明,大尺度场上深厚的西南风层,强垂直风切变,高层对流层风的非地转性及其导致的辐散增大,Rossby数>0.45可作为大尺度场的诊断判据。而由稠密地面测站网计算的辐合中心、总能量脊线、风向辐合线等强对流天气的落区及移向的短时预报,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程正欣  包澄澜 《气象学报》1990,48(4):480-485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暴雨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国外发现了六种与锋面相联的雨带,其中有暖区雨带。国内,在华南、华东甚至内蒙均发现了暖区暴雨。从天气学分析得知,这些暖区暴雨不同于一般的锋面降水,它与冷空气没有联系,用一般的锋面抬升及位势不稳定理论无法解释这类暴雨。它的发生是与暖湿气流内部的不稳定有关,如对称不稳定、重力惯性波不稳定等均能造成暖区内的大暴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