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2.
国家广电总局把2004年定为数字发展年、产业发展年,树立了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国广播影视向现代化媒体的转变。新世纪、新阶段、新要求、新技术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新的变化。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选择的范围大大扩展,消费的能力大大增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一维的发展雷暴模式,用于试验多种电荷转移参数对雷暴充电发展的重要性。电荷转移资料(数据)是电在水滴超冷却状态下,冰晶从软雹反弹离去时实验观测所得到。实验表明,电荷转移取决于冰晶大小和碰撞速度。因此,在模式中试验了许多冰晶大小及碰撞速度。通过应用有不同雷暴程度的三个个例的初始条件进行计算,发现计算所得的充电率在比较初始雷暴条件和所选的典型的冰晶大小和软雹速度,更受前者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2009年2月7~8日持续干旱近百天的黄河中游地区出现的转折性雨雪天气,利用实况资料计算了等熵温度梯度、可降水量、水汽通量及其散度、相对湿度、垂直速度等,分析了熵分布及演变、干侵入、水汽场特征等,结果表明:(1)这次降水出现在500hPa环流形势平直,极地冷空气活动较弱,在地面回流高压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的背景下,系统浅薄,降水量级难以把握。(2)熵诊断揭示,500hPa等熵梯度大值区的出现对未来12~24h强降水有先兆指示意义,强降水中心出现在500hPa等熵梯度大值区与700hPa温度露点差3℃的叠加区。(3)水汽诊断表明,强降水出现前,黄河中游及其上游西南地区的可降水量显著增加,为强降水的出现提供了水汽的积聚,而降水开始后,低空超低空东南急流则是水汽的主要补充来源;强降水并不是出现在水汽通量大值区内,而是在水汽通量大值区西北侧、等值线密集带附近,同时又有风辐合的区域。(4)这次雨雪过程中,干冷空气主要来自对流层高层,在雨雪区上空的垂直分布呈"漏斗"状,该过程中从贝加尔湖地区南下的西北和东北气流沿漏斗壁下滑向低层传播;而中低层湿区呈倒扣的"碗状"向上伸展,中低层西南和东南两支暖湿气流沿"碗壁"爬升,在对流层中层耦合加强,与干冷空气交汇,产生强降水。(5)对流层高层持续的干侵入,使得中低层切变线稳定维持,有利于其前方西南急流的稳定加强和对流性不稳定的持续发展,是导致强降雪持续、增幅的重要原因。(6)强降水出现在地面中尺度辐合稳定加强期间,降水落区在辐合区及其东南侧;辐合区内强烈的上升运动是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使熵由不平衡达到平衡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对2006年1月18日-19日山西中南部区域暴雪天气过程从垂直环流结构、形成机制、螺旋度数值诊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暴雪发生在高空极涡加强南压期间,北路强冷空气直灌山西,受700hPa西北涡东移影响所致。暴雪区上空,垂直螺旋度柱为上正下负,正螺旋度柱的两个中心分别位于300hPa和500hPa,在500hPa出现了强度高达14×10^-6m·s^-2的强中心,负螺旋度柱中心相对较弱。垂直螺旋度强度的变化对暴雪的出现有明显指示意义。涡散场的分布存在“高空辐散、低层辐合”的垂直配置,暴雪出现在500hPa涡度梯度最大的地方,暴雪出现12h后,正涡度中心强度迅速增强,对应暴雪出现一个增幅期。暴雪区上空,锋面坡度较大,湿层厚度达到600hPa左右,整个系统深厚稳定。低空、超低空急流的存在,不仅为暴雪提供了水汽来源和热量输送,而且使得重力惯性波不稳定发展,是强降雪的重要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气象频道开播以来,在中国气象局和华风集团领导下,频道栏目定位、编排策略、定价体系、促销策略、渠道开发和管理等有了较大发展,具有全天侯、全方位、精细化的公共气象服务特色与新闻特色的新闻资讯、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等信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激烈竞争的数字电视市场,中国气象频道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