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5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期天气预报中有关预报因子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行之有效的长期天气预报方法都是数理统计方法。本文以江淮流域夏季旱涝的长期预报为例,对有关预报因子的几个问题作了探索。挑选有实际天气学意义、各自独立、单相关系数较高的物理因子作预报因子,更有利于提高预报准确率,预报因子的时间尺度以月、季平均值最为适宜,而以三个旬滑动平均值的效果最佳,建立各种预报量的初选、精选因子库,更适用于计算机技术制作长期预报。  相似文献   
2.
向元珍 《气象》1986,12(6):16-18
70年代以来,长期天气预报中广泛引进数理统计方法,应用较多的是回归,尤其是逐步回归。天气的变化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天气预报中常常需要从各种可能影响预报量的许多因素中挑选一批相关较好的、有物理意义的因子,建立逐步回归方  相似文献   
3.
向元珍 《气象》1981,7(6):4-6
我们从多年实践中认识到,长期天气过程不一定是连续变化的,前期相关因子的重要性也不一定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本文对长期天气过程的隔季相关效应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埃尔尼诺事件与北半球大气环流有密切的遥相关.本文将事件定义为三级.即1级——反埃尔尼诺年,2级——正常年,3级——埃尔尼诺年.以此与前期(前二年1月起)到后期(后二年3月止)总共51个月的月平均500hPa和100hPa高度场求点相关,取相关系数r≥0.40为显著性相关.结论为:(1)埃尔尼诺事件对北半球大气环流有肯定的影响.(2)埃尔尼诺对低纬环流有最显著的大范围持续性正相关,持续期长达1年3个月,最佳正相关期为同年冬季~次年春季,最佳正相关区为中-西太平洋和东大西洋.(3)这种影响首先通过Walker环流在低纬度纬向扩展传播,冬春季环绕整个北半球成一显著性正相关环带.其次,冬季达峰值后,即通过Hadlley环流和二维Rossby波列作经向频散传播,对中高纬影响主要集中在几个关键区,即大气活动中心.最后于次年春季中纬峰值向高纬扩展传播,加上环流季节性变迁和隔季相关效应,次年夏季出现埃尔尼诺事件对中高纬环流影响的第二个峰值.表现出埃尔尼诺事件对海洋-气象灾害施加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1978年长江中下游初夏出现空梅.盛夏连续干旱.并延续到9月上半月,以致6月下旬至9月上旬其间连续出现三段持续高温,为近百年来所未有.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发展.500毫巴一个几乎围绕整个北半球的候平均副高环带不稳定崩解.在西太平洋形成一个强大的副高单体,逐候向西移动,增强和扩展。同时,伊朗~青藏高原有强暖高压东移.两个副高单体合并、增强并控制我国大陆,造成江淮流域7月上旬和9月上旬的两次特殊异常高温。低纬环流表明,副热带长波的异常发展也是造成1978年副高特强和酷暑的另一个原因。分析还发现,副高活动及持续高温有一个月左右的准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长江下游的酷暑与冷夏是旱涝以外的另一种重要灾害性天气,本文以南京为代表,确定了长江下游酷暑年和冷夏年的三条标准。盛夏(7—8月)温度主要决定于7月平均温度T,并与副热带高压和中高纬度的冷空气活动以及印度季风低压—ITCZ有关。在酷暑年,印度低压更为频繁而强烈,位置略偏南;副热带高压较强,且直接控制江淮流域。100hPa青藏高压明显偏强,位置偏北偏东;青藏高原上常有500hPa暖中心东移。冷夏年三种成因:一是冷空气较强,梅雨明显而持久;二是ITCZ和热带系统强而活跃,盛夏频繁影响长江流域;三是以上两种天气系统的影响,形成混合型冷夏。  相似文献   
7.
根据长期预报特点,总结、归纳、提炼了汛期长期预报专家知识以及各种预报方法,建立了江苏省、市二级长期预报客观化系统。该系统基本上将汛期长期预报的工作程序客观化,具有实用性强,预报效果好,预报较客观、定量,便于省、市二级会商等优点。在省(市)气象台1988年和1989年汛期试报和预报中,预报正确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利用1978—1984年资料,就北半球副高环带(候、旬、月)形成后的演变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其与江淮流域天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