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册亨县雷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曦嵘  邱飞  刘波  丁旻 《贵州气象》2011,35(6):38-39
通过对册亨国家一般站1971—201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总结出册亨县雷暴日数气候变化规律和特征,得到了一些对防雷减灾工作有积极意义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雷电发生发展于地理空间,具有明显的时空特性,因此在地理信息平台的支持下进行各种雷电数据空间及其属性特征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ArcEngine的基础上,设计研发了雷电数据可视化地图组件(Thunder Map),按照数据定义层、数据功能层以及地图UI层的3层逻辑结构,实现了各种雷电相关数据基于地理信息平台的可视化表达,并提供了相关数据管理与功能分析的操作接口,为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雷电数据处理提供可视化的功能组件支持。  相似文献   
3.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TBB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对2011年4月15日发生在贵州西南部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配合下产生的,上层干冷、下层暖湿的对流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伴随地面辐合线上多个中尺度对流云团的东移南压;雷达回波上回波中心强度较大,强回波伸展高度也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对流有效位能和抬升指数对于此次过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强对流天气发生前,CAPE值跃增,LI值由正转为负值,并且CAPE高值中心区和LI的负值中心区与这次过程的强对流天气发生区域吻合;强对流天气发生在能量锋区和湿度锋区的高能高湿区,当日14 h的θse廓线呈"弓"状,结合温度平流、水汽条件和垂直速度的分析得知中高层有干冷空气向下入侵,强对流天气发生时垂直速度伸展很高,促进深对流系统的发展;对湿位涡分析发现强对流天气发生在700 hPa MPV1负值中心与MPV2正值中心之间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雷暴活动规律与雷电灾害特征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丁旻  邵莉丽  彭芳 《贵州气象》2009,33(6):12-13
通过对贵州省雷暴地面观测资料、贵州省闪电定位监测资料、雷电灾害统计资料整理,统计分析了贵州省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雷暴活动规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将二者作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吴爱萍  任达盛  丁旻 《贵州气象》2009,(Z1):120-121
该文简要分析了电源避雷器的选型原则,着重分析电源避雷器安装中的注意问题,就不同类型电源避雷器之间线路长度及接线要求提出不同规范的观点,并进行理论推算。  相似文献   
6.
丁旻  周强  邱飞 《贵州气象》2008,32(1):38-40
根据标准和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雷电风险评估应在新建建筑物的设计之前进行,或在防雷整改工程实施之前完成,其目的是使雷电防护设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避免盲目性,保证防雷工程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该文通过对某综合办公大楼进行施工前的雷电风险评估,来具体说明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一章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统计2006—2009年贵州省基于闪电定位仪的雷电定位系统监测的全省雷电流幅值数据,通过作图的方式与国家通用的经验公式比较,并采用最小二乘法中添加指数、多项式趋势线的方式,对贵州省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进行拟合回归分析,得到其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一般公式,指出该公式与通用经验公式的差异及公式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雷电活动规律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贵州省40 a(1961—2000年)地面雷电观测资料、2006—2009年雷电监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初步了解雷暴日数的区域和时间分布,雷电活动产生的强度、密度和极性分布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朱曦嵘  邱飞  丁旻  刘波 《贵州气象》2013,37(Z1):73-74
利用2006—2011年贵州省闪电定位仪资料和册亨一般站人工观测雷暴日资料,对人工观测雷暴日与闪电定位仪监测到的雷电日、地闪密度等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分析,找出册亨县雷暴活动的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