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在上文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地面有效辐射的经验计算方法。根据Берлянд,М.Е.和Берлянд,Т.Г.理论公式推导出简化的经验公式。该式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计算全国101个站的有效辐射与[1]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文中还给出了全年各季代表月份地面有效辐射的全国分布图,并对地面有效辐射的年变化进行了分型和区划。我国有效辐射分布的一般规律是高原大于平原;干燥区大于湿润区;北方地区夏季大于冬季;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冬季大于夏季;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全年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92.
简慰民  翁笃鸣 《气象》1986,12(3):35-38
近年来,我国在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本文将在总结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对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问题谈一些初步看法。 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需要根据山区农业生产提出的具体气候问题,结合生物的气候生态要求进行具体的分析。至于采用什么方法,要根据问  相似文献   
93.
青藏高原有效辐射任意时段总量的气候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常见经验公式优缺点的基础上,讨论了有效辐射的计算方法问题。根据简单的物理考虑,从几种计算方案的比较中提出了计算青藏高原有效辐射任意时段总量的经验公式。该法具有意义明确、计算简便、精确度较高等优点,最适于高原面上推广。根据此式已计算并绘制出有效辐射日总量以及三日、候、旬、月总量的样图。  相似文献   
94.
翁笃鸣 《气象》1983,9(7):2-4
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亚洲乃至整个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受到气象学界的普遍重视。其中特别是高原地面对大气的加热作用,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研究高原对大气的加热作用,首先必须了解高原地面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状况。为此,在第一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期间,深入高原腹地进行了定点野外考察。考察项目包括地面辐射平衡各分量和各项地面气象要素梯度观测。本文对野外考察的概况及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5.
应用一个简化的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参数化方案,与郭晓岚—钱永甫原有辐射参数化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它们对100hPa,300hPa,500hPa,700hPa及海平面气压场、高度场、温度场及辐射加热率计算结果的影响,发现,两者结果相当一致,高度场、温度场的相关系数都能达到0.9以上,短波辐射加热率的相关系数也都在0.8—0.9之间。简化方案具有计算快捷,节约机时的优点,积分模式时间720小时(5x86/133微机),所需机时约比原方案减少33%。  相似文献   
96.
根据ERBE和ISCCP资料以及实测和计算和地表净辐射资料进行了计算,并讨论了我国大气净辐射的气候特征;分析了其与各辐射分量及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净辐射与大气吸收波辐射有很高的线性关系,并可由此建立起统一的大气净辐射计算式。  相似文献   
97.
周锁铨  翁笃鸣 《气象科学》1997,17(4):358-367
一个科化的长波辐射和甜美波辐射参数化方案,与郭岚一钱永甫原有辐参数化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它们对100hPa,300hPa、500hPa、700hPa及海平面气压场、高度场、温度场及辐射加热率计算结果的影响,发现,两者结果相当一致,高度场、温度场的相关系数都能达到0.9以上,短波辐射加热率的相关系也都在0.8-0.9之间,简化方案具有计算快捷,节约机时的优点,积分模式时间720小时,所需机时约比原  相似文献   
98.
中国地区云对地-气系统辐射强迫温度效应的气候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艳  翁笃鸣 《气象学报》2002,60(6):766-773
文中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 (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 (ISCCP)提供的地 气系统行星反射率、射出长波辐射 (OLR)和云量资料 ,计算了中国地区年、月平均总云量对地 气系统短波辐射、长波辐射以及净辐射强迫的温度效应和敏感性系数 ,并讨论了云对各辐射分量强迫的温度效应与总云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地 气系统云辐射强迫温度效应与总云量间具有较明显的曲线相关。云辐射强迫温度效应及其敏感性系数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点。就中国全国平均而言 ,各月地 气系统云辐射强迫净温度效应一般表现为降温作用。  相似文献   
99.
用近似图解法计算遮蔽物对日照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笃鸣 《气象》1979,5(12):16-18
一、前言 本文所指遮蔽物是广义的,既包括地形、地物的遮蔽,也包括作物行向行距分布所造成的相互遮蔽等。后者是农业上选择适当行向行距和间套作的一个重要小气候问题。 现有的一些理论公式虽可计算某些理想化地形对日照条件的影响,但由于计算公式较繁,加之实际地形错综复杂,在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近似的图解方法。其基本出发点就是用近似的圆内插方法在极坐标图上绘制太阳视轨道,并用同样方法配以地形遮蔽曲线,或农田株行之间的遮蔽曲线,求出开始和终止日照时的太阳高度角,然后再算出时角,最终得到各种遮蔽条件下的可照时数。从初步验算以及针对昔阳地区的计算结果来看,可以认为此种图解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而  相似文献   
100.
翁笃鸣 《气象》1985,11(6):39-43
一、山区降水的一般特点 在山区,拔海高度和地形是影响降水分布的决定性因素。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随着测点拔海高度的增高,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二是地形对气流和天气系统的动力作用,可增加迎风坡的降水;三是地形起伏所造成的局地环流能促进上升运动而引起降水;最后是地形起伏对降水再分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