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层序地层分析在非油气领域的应用进展及前景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序地层分析已在油气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相比而言,其在非油气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论述了层序地层分析的基本内容及其在非油气领域的应用进展;从油气与非油气矿床成矿、富集规律的相似性和两者的共生性,以及层序界面、沉积体系域与成矿基本要素和条件的耦合性,评述了层序地层分析在非油气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又针对油气与非油气矿床在成矿方面的差异性和海、陆相层序地层的差异性,指出了层序地层分析应用于非油气领域时应注意或需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2.
西秦岭南亚带层控金-硒矿床的赋矿地层年代与成矿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秦岭南亚带层控金硒矿床的赋矿地层为太阳顶群 ,为一套主要由炭质硅岩和炭质板岩组成的硅岩建造。对于太阳顶群的时代 ,至今仍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大多数人认为属晚寒武世—奥陶纪 ,也有认为属晚震旦—早寒武世。作者通过对古杯类化石的鉴定以及Rb Sr、Sm 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测定后认为 ,赋矿的太阳顶群时代应属早寒武世 ,而非晚寒武世—奥陶纪 ,更不可能为晚震旦世。对金硒矿床中 2个成矿阶段石英样品进行40 Ar/ 3 9Ar快中子活化测定后获得马鞍型谱线特征。其中坪年龄 (71 .4 5± 0 .5 5 )~ (80 .0 5± 0 .6 5 )Ma、最小视年龄 (70 .2 4± 1 .93)~ (78.5 9± 2 .85 )Ma和等时线年龄 (6 9.4 5± 0 .38)~ (81 .6 1± 0 .5 5 )Ma均十分接近 ,说明所测 2件石英样品的40 Ar/ 3 9Ar年龄真实可靠 ,表明太阳顶群中层控金硒矿床的成矿时间主要发生于燕山运动晚期  相似文献   
83.
滇东南老君山矿集区钨成矿作用Ar-Ar年代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东南老君山是我国重要的锡锌钨多金属矿集区之一,为探讨区内钨矿床成因提供成矿年代学证据,本研究选取花石头、南秧田和大丫口等三个典型矿床,开展了矿石云母Ar-Ar定年。1矿床地质概况花石头钨锡矿床位于老君山花岗岩西南部的内接触带,矿体主要以含矿石英网脉产出于云  相似文献   
84.
变质岩中的锆石大多遭受变质热事件的改造,但中-浅变质岩一般不甚发育新生锆石或变质增生边,不易通过现有的锆石测年技术获得该岩石的变质年龄。中-浅正变质岩的锆石为岩浆锆石与变质增生锆石的混合物,其U-Pb同位素组成可以采用二端元混合模式来表达。利用同位素稀释法(TIMS)可以获得混合锆石U-Pb年龄及对应的同位素组成;结合CL等内部结构分析,利用离子探针法(SHRIMP)可以获得岩浆锆石U-Pb年龄及对应的同位素组成,进而推算出变质增生锆石U-Pb年龄对应的同位素组成。在对滇东南南温河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同一样品的SHRIMP与TIMS U-Pb法测年结果不一致,根据上式推算出后期主变质年龄约为230 Ma,与前人利用其它测年方法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符合研究区主变质期为印支期的区域地质背景。该方法为中-浅正变质岩年代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5.
兰坪-思茅盆地砂页岩中铜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兰坪-思茅中新生代盆地中的铜矿床,主要产于同砂岩、粉砂岩和页岩组成的含盐红色碎屑岩建造中。对矿床的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矿蚀变作用是在水/岩比值较低的体系中进行的;铅来自赋矿的沉积与基底岩石的混合;硫、碳和硅则具有多来源的特性。矿床地质特征和同位素组成特点表明,所研究的铜矿床与典型砂页岩型铜矿床存在显著差异,而与一些地热区的矿化作用相似。说明研究区砂页岩中的铜矿床具有特殊的  相似文献   
86.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生态旅游是不同于大众化旅游的一种保护环境的持续发展模式。生态旅游资源是以生态旅游的新视角去认识旅游资源而形成的一种新类型。在生态旅游资源构成中,生态环境不再只作为旅游资源的背景,甚至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吸引因素。本文通过对构成生态旅游资源的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生态旅游环境资源进行分析界定,尝试性地提出了景观和环境并重的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思想,初步创立了生态旅游资源的景观—环境分类方案;探索性地采用AHP方法构建了生态旅游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环境资源相结合的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价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7.
我国川、滇、黔交接地区和美国中部地区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的共同特征是:1)含矿岩系都位于一套红色碎屑岩石之上。它们不但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金属,而且由于渗透率较大而为成矿流体的大规模侧向流动提供了通道。2)矿床的形成时间都与造山作用的时间相一致。造山作用所引起的挤压应力,或由于造山带的隆起所引起的盆山间的重力梯度为含矿流体的大规模侧向流动提供了动力,促进了成矿作用的发生。3)矿床的含矿岩系大多含有蒸发岩。蒸发岩的存在为成矿流体的形成提供了矿化剂,或为矿质的沉淀提供了硫。  相似文献   
88.
Jinman vein copper deposit in western Yunnan occurs in a salt-bearing red clastic rock formation composed of sandstone, siltstone and shale. Wood texture is considerably developed in the ores. The metallic minerals making up the wood textures mainly include pyrite, chalcopyrite and bornite. Studies on the samples and examination of their micrographs and electron micrographs have confirmed that they belong to xenoxylon, reflecting that the ore-hosting rock series is the product of sedimentation in the terrestrial environment. Organic geochemistry and sulfur and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data indicate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deposit is substantially related with underground hot brines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相似文献   
89.
四川西部呷村银多金属矿床稀土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呷村矿床是我国典型的含金富银多金属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岩石及矿石的稀土地球化学研究,结合硫铅同位素的工作,提出成矿热液为高温酸性、富C1溶液,其稀土特征为富轻稀土,具明显正铕异常。在蚀变过程中,流体/岩石比值相对较主,稀土元素在成矿流体-围岩间具有明显的带进或带出。正铕异常产生最可能的来源是该区深部火山岩富含长石,热水溶液与火山岩发生水岩反应使长石释放出铕,使热水溶液具正Eu异常,这方面也反映该矿床成矿物质与深部火山岩有密切关系。弱负铈异常是成矿流体继承海水Ce亏损的结果。层状矿石中Eu异常变化较大,且其中LREE的含量变化大于HREE。主要原因可能是矿石中矿物组成和形成条件的变化。呷村矿床的成矿模式可以认为是火山喷发过程中产生了岩浆热液,并带出了硫和金属元素,并在海底附近快速沉淀形成。成矿后为正常深海沉积岩覆盖。  相似文献   
90.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ge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Gacun and Laochang large-sized marine volcanic rock-type Ag deposits in the Sanjiang (Tri-River) area of southwestern China and of the continental volcanic-subvolcanic rock-type Ag deposits in the Tianshan area of Xinjiang, and in the East area, China.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marine volcanic rock-type Ag deposits occur mainly in the second-ordered volcano-sedimentary basins developed in island-arc and rift tectonic environments. The Ag deposits show an obvious zonation, with vein-network mineralization in the lower parts and hot water sedimentary rock-hosted stratified mineralization in the upper parts. From the Earth's surface downwards the ore-forming elements follows the order of As(Au))→Ag, Pb, Zn→Cu. The whole rock Rb-Sr isotopic isochron age of layered orebodies in the Gacun deposit is 204±14 Ma, indicating that the main stage of mineralization is Late Triassic in age. The continental volcanic-subvolcanic (porphyry) rock-type Ag deposits were formed later than the country rocks. The ores exhibit disseminated, veinlet disseminated, network and lumped structure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also deals with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inental volcanic-subvolcanic rock-type Ag deposits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Ag deposits or silver itself and fluorite, halogen-family elements and mangane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