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358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230篇
地球物理   198篇
地质学   793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37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本文叙述了地震监视与震情分析、会商软件系统总体结构、系统功能、系统特点以及系统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3.
1.引言中国地震记载虽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无烈度和震级量度,仅有文字的直观叙述,如何根据历史记录资料来确定震级,以便进而研究地震分布及其活动规律,这是十分必要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84.
变质相的范围,经典的概念是在大陆莫霍面的深度内,其压力在10~12kb,并可延至30kb。即使是明显的地壳来源的岩石,例如,泥质变质岩。根据新近发现的阿尔卑斯和地中海地区的高压变泥质岩和MgO-Al_2O_3-SiO_2-H_2O、K_2O-MgO-Al_2O_3-SiO_2-H_2O系的高压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即地质变质作用新领域内特别重要的指示矿物是Mg—Fe纤锰柱石(Carpholite)、富Mg硬绿泥石(Mg—chloritoid)、镁铝榴石、柯石英、多硅白云母和ellenbergrite;主要的矿物组合是滑石+蓝晶石,滑石+硬绿泥石,滑石+镁铁榴石,滑石+多硅白云母,硬玉+石英,和硬玉+蓝晶石。由于在西部阿尔卑斯的Dofa Maira地块惊奇的出现了镁铝榴石—柯石英岩石,这对新概念的形成起了主要作用。它相当于白片岩(滑石—蓝晶石岩石)是极高压的岩石。它反映了陆壳板块的俯冲作用深度至少为90km。这种岩石遭受了蓝片岩相的退化变质作用,蓝闪石交代了镁铝榴石。在大陆与大陆碰撞期间,假如俯冲角度很大,那么陆壳的俯冲深度可以非常深。然而,利用地球动力学的原理仍不能较好的解释这种岩石返回到地表的机制。尤其重要的是早期造山阶段,碰撞带内达到地热平衡之前地壳俯冲的岩石就返回到较浅部位,以及当构造运移期间与冷却有关而发生减压时,非常高压的矿物能保留下来是可能的。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偶然上升到陆壳较浅部位,将导致高压岩石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的矿物重新达到平衡,详细的显微电子探针工作是必要的。它可以探测正常的高级变质岩中高压条件的信息。  相似文献   
85.
现代高速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出现,引起了科学研究内容的深刘变化,促使许多传统学科向计算学科发展。于是像计算物理,计算化学以及计算力学等一批新兴计算学科应运而生。 一般来讲,其复杂初、边值条件下难以求得微(积)分方程的解析解。特别是当方程是非线性的时候更是如此。因此通过电子计算机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微(积)分  相似文献   
86.
87.
88.
岩石圈垂直剖面上的塑性和脆性变形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9.
干国樑 《地球学报》1993,14(1):115-131
不混溶熔体体系的元素分配系数KiM1-M2,揭示了岩浆不混溶作用过程中元素的行为规律。本文给出了涉及到超基性(U)、基性(B)、中性(M)、酸性(A)、碱性(AK)硅酸盐熔体和硫化物(S)、氧化物(O)、碳酸盐(C)熔体的岩浆不混溶体系的元素分配系数,指出:①自M+(包括Al+3、Si+4)→M+2→M+n(n≥3),元素的KiU-B、KiU-M、KiU-A、KiB-MKiB-A、KiM-A均逐渐增大,由<1→≥1→》1;②M+(包括Al+3、Si+4)的KiU-AKiU-M>KiU-B>1,KiB-A>KiB-M>1,KiU-A>KiB-A>KiM-A>1,KiU-M>KiB-M>1。此外,文中讨论了熔体成分(结构)、元素性质、物理化学条件(T、P、fO2)对KiM1-M2的影响,并从热力学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在熔体中加入高价阳离子、降低温度、升高压力均能加宽熔体的不混溶区,使KiM1-M2>1的元素分配系数增大,使KiM1-M2<1的元素分配系数减小,而加入低价阳离子、升高温度、降低压力则作用相反。最后,分析了KiM1-M2与矿物-熔体和熔体-溶液间元素分配系数的关系以及熔体不混溶作用在内生成矿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从评判指标集合的熵和分辨率入手,应用最优分割法.对无模型地区的化探异常进行定量分类和排序。该法在吉林通化某地金化探异常分类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