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四川巴塘地热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热水的地球化学特征能够揭示深部地热过程。川西巴塘地区域地热资源丰富,但当前研究程度较低。为进一步查明川西地区地热资源赋存状态及热源来源,揭示热循环机理,定量评估研究区热储温度、冷水混入比例、热循环深度等,利用巴塘热坑和巴塘热水塘两处地热田共20组温泉水样进行水化学分析和氢氧同位素分析,进行定量计算,并分析巴塘地区地下热水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巴塘地区地下热水主要为HCO3—Na型;水中Sr2+、Li+和F-与Cl-的相关性不佳;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冷水混入比例为64%~68%,未混入冷水时深部热储温度为218~229 ℃,热储循环深度4 546.32~4 777.89 m;Na+、HCO-3、SiO2浓度在热水循环过程中变化相对较大。说明Sr2+、Li+和F-只来自于水岩作用的矿物溶解,且该地区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川西地区地热水于围岩发生水岩作用,进行离子交换,在完成一系列水化学作用及水岩作用后,升至地表,最终形成温泉水。研究成果可为川西巴塘地区地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及理论支持,同时也为川西整体区域地热研究提供方法借鉴,为研究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高斯束逆时偏移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叠前深度偏移技术逐渐成为解决复杂构造区域成像问题的重要手段.考虑到逆时偏移精度高但效率低,而高斯束偏移具有高效、灵活等优势,本文将逆时偏移的理论思想应用于高斯束偏移中,发展了高斯束逆时偏移,即以Kirchhoff偏移为基础,利用高斯束叠加积分计算Green函数.其不仅保留了Kirchhoff偏移的高效性和灵活性,克服了其阴影区、焦散区、单次波至等缺陷,而且还具有波动方程偏移对陡倾角的成像优势,解决了其计算量大的问题.模型和实际资料试算验证了高斯束逆时偏移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以作为一项实用化技术应用于偏移成像和层析速度建模中.  相似文献   
83.
本方法是在对数值预告图作大量统计的基础上,将数值产品中500hPa涡度场、实时500hPa华南区域高度场、能量场,广东沿海各指标站气压变量等有机结合,制作出热带气旋未来36~48小时移动路径和可能登陆的地段。这是一种较客观的预报方法,简便易操作,自90年代初使用至今,效果较好,尤其对一些路径异常的热带风暴,有很好的预报能力。1 技术规定 (1)当热带气旋进人江门市热带气旋警戒区第二防区(或在该区域生成的热带气旋)作为进防。 (2)热带气旋进防当日为起报日,作出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和登陆点及登陆地段预报…  相似文献   
84.
中国地热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热资源禀赋良好,分布广泛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地带性。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取得的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成果:浅层地热能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分布,我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干热岩远景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阐明了有代表性的水热型地热资源成因机制和干热岩资源成藏模式。地热开发利用技术发展迅速,浅层地热能和水热型地热资源利用量逐年攀升,但在地热资源成藏模式研究、勘查开发及管理利用等方面仍有亟须突破的技术瓶颈和需要改进的环节。文章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地热发展战略路线,下一步应加强热源机理与控热构造研究,推进地热探测技术和开发利用示范,开展重点地区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完善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体系,推动地热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5.
粤中隐伏岩体区地热赋存特征及热异常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资源的本质是能量的表现形式,资源的赋存过程,本质上是地球内部热量向地表传递的过程。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地热活动区,但东南沿海地温场分布特征如何,以及热传递的介质物性如何响应地温场的分布尚未有结论。本文通过对在从化—永汉地区采集的地热水和地下冷水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热水普遍具有偏碱性、溶解氧含量低、相对地下冷水偏还原环境的特点,热水水化学类型以Na HCO3和Ca·Na- HCO3为主,热储温度范围为83~146℃。总结了从化—永汉地区的水热成因模式,周边低山区的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后沿断裂向深部运移,并不断接受来自地球深部地幔热量和花岗岩中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与围岩热交换并升温,热水以北西向断裂与北东向主干断裂交汇部位作为升流通道向上运移,出露地表或被钻孔揭露形成温泉或地热井。结合东南沿海莫霍面埋深、酸性岩体分布和岩石圈结构等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背景条件分析,菲律宾板块的NW向挤压作用对包括研究区在内的东南沿海地区地热系统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研究可为今后东南沿海地区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6.
采用大地电磁测深和土壤氡气测量两种方法,圈定了冀中坳陷北部四级构造单元(大兴凸起、大厂凹陷、廊固凹陷、武清凹陷和杨村斜坡)的分布范围;查明了凹陷内部的五级构造潜山带(凤河营带、河西务带);厘清了控制坳陷内部凹凸结构的四级断裂,分别是大兴断裂、桐柏断裂、河西务断裂和宝坻断裂;控制凹陷内部构造潜山带的凤河营 西集断裂和杨税务断裂。根据冀中坳陷碳酸盐岩热储埋深大的特征和热源形成机制,确定热储探测采用“坳中找凸”和“凹中找潜山”的原则,同时需满足“源、通、储、盖”四个方面,结合大地电磁测深和土壤氡气测量综合成果,认为凤河营潜山带是钻探有利靶区,并有钻孔印证。另外,研究发现大地电磁测深和土壤氡气测量两种方法在反映深大断裂方面基本一致,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对高阻碳酸盐岩热储解释准确,基于一维反演作为初始模型的二维反演方法更适合冀中坳陷的凹凸相间构造格局的解释。  相似文献   
87.
为深入贯彻落实杭州市委、市政府"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工作部署,淳安县举行推进七大攻坚战"争先创优"第一阶段竞赛暨"一把手看实绩、谈举措"活动.23个乡镇、3个平台"一把手"围绕特色定位、空间梳理、项目质量、保障举措等工作,以"空间大比武"为战场,全力摸清"多规融合"下的"空间家底".本次比武共计梳理全县可利用空间...  相似文献   
88.
张薇  赵亚娟 《地质通报》2009,28(203):177-183
以水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情报研究方法,将资料调研与数据分析相结合,从定性和定量2个角度对国际水资源的概况、分布、利用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揭示水资源领域的热点问题。其中,定性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联合国环境计划、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计划、水环境联盟等国际重要组织或相关机构的研究年报、专题研究报告等。定量分析的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ISI Proceeding和DII数据库,采用Thomson Data Analyzer、战略情报分析平台和Aureka专利分析平台,从文献和专利2个角度揭示水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表明,全球可用的水资源量有限且分布不均,绝大部分水资源用于农业。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质、气候变化、地理信息系统和灌溉是全世界关注程度最高的5个研究方向;在水处理技术领域,水处理膜技术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89.
以水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情报研究方法,将资料调研与数据分析相结合,从定性和定量2个角度对国际水资源的概况、分布、利用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揭示水资源领域的热点问题.其中,定性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联合国环境计划、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计划、水环境联盟等国际重要组织或相关机构的研究年报、专题研究报告等.定量分析的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ISI Proceeding和DII数据库,采用Thomson Data Analyzer、战略情报分析平台和Aureka专利分析平台,从文献和专利2个角度揭示水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表明,全球可用的水资源量有限且分布不均,绝大部分水资源用于农业.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质、气候变化、地理信息系统和灌溉是全世界关注程度最高的5个研究方向;在水处理技术领域,水处理膜技术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0.
2004年7月广西汛期暴雨过程水汽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NCEP/NCAR每日4次全球再分析1°×1°网格资料,分析了2004年7月广西汛期暴雨过程中的水汽和风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暴雨过程中暴雨发生发展与广西区域水汽的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水汽含量的增强一般出现在暴雨发生之前.广西区域暴雨发生和间歇与夏季风的加强及中断关系密切.广西区域暴雨期与非暴雨期水汽收支情况及其输送路径的差异明显.暴雨期,广西区域的水汽源主要为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非暴雨期,水汽的主要来源是南海.暴雨期的水汽收入远远大于非暴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