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366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拉萨河流域高山水热分布观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架设在念青唐古拉山南坡9个海拔高度(4300~5500m)的自动气象站一年(2006年8月1日-2007年7月31日)的实测数据,对山坡1.5m高度的气温和季风期(6-9月)降水随海拔梯度和时间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表明4300~4950m存在一个逆温带,逆温时间自10月至翌年4月.年逆温频率为11.5%(42天).4300~5500m年平均气温直减率为0.61℃/100m;念青唐古拉山南坡季风期各月最大降水带都在海拔5100m.最大降水高度以下,山坡降水量递增率为4~7mm/100m,最大降水高度以上,降水递减率数值上为降水递增率的1.6~2.3倍.7月和8月降水量占季风期总降水量比例大于6月和9月.降水月内分配山坡上部总体较山坡下部均匀.降水主要发生在4:00-10:00以外的时间段,而大一中雨(3~14mm/h)主要发生在18:00-22:00.山坡强降水段相对集中在4650~5100m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732.
纳木错流域冰川和湖泊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纳木错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气象资料、地形图、遥感资料以及野外实地观测资料,对该流域过去37年来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冰川、湖泊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1970年以来,纳木错区域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其中冬季升温幅度高于夏季;降水量变化冬、夏两季均呈增加趋势,但冬季增加量不显著.在整体升温的背景下,纳木错流域冰川整体呈退缩趋势.1970~2007年间,流域内冰川面积减少37.1 km~2,占流域冰川面积的18.2%,年变化率为-1.0 km~2/a.流域内扎当冰川和拉弄冰川末端GPS观测表明,1970~2008年间冰川末端分别退缩381.8 m和489.5 m,年均退缩量为10.3 m和13.4 m.1970-2007年间,纳木错湖面积增加了72.6 km~2,增加速率为2.0 km~2/a.1970-1991年、1991-2000年和2000-2007年三个阶段的年增加速率不断增大,分别为1.1、2.8、3.4 km~2/a;湖泊水在在夏季升高非常显著,与湖泊面积的扩张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33.
四川地区地震动峰值衰减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康兰池  金星 《地震学报》2009,31(4):403-410
基于四川省地震监测台网27个基岩台站,2008年5月12日——2008年6月10日105次地震(震级ML=4.0——6.4,震中距△=26——623km)的8505条宽频带速度记录,利用实时仿真方法得到了相应的加速度记录,进而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获得了四川地区基岩场地中小地震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的衰减关系,并用最近发生的一次4.8级地震对该规律进行了验证.通过四川台网的记录,提出了符合四川地质条件的衰减关系   相似文献   
734.
康淑媛  杨保 《中国沙漠》2013,33(2):619-625
利用采自甘肃省南部莲花山的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和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 Mast.)两组不同树种的树轮样芯共计113个样本,通过对两组树木年轮宽度标准年表的统计特征的分析得出: 两组树轮宽度年表的平均敏感度和标准差的变化基本相同,但是紫果云杉信噪比的值要高于青海云杉,说明不同树种包含的气候信息强度不同。两组树轮宽度指数与临洮气象站多年逐月降水量、平均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组树轮宽度指数对气象要素的响应并不完全一致,紫果云杉树轮宽度指数与逐月极端最高温度的相关系数值大于青海云杉,说明这一气候信号在紫果云杉上体现得更加显著。因此,在使用树木年轮进行古气候重建时,应当考虑树种对树轮宽度与气候要素之间相关关系的影响。两组树轮宽度指数与气候要素以及帕尔默干旱指数(The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的季节组合和年均相关性都不显著,所以两组树轮年表不足以用于气候重建。通过与邻近区域的4条树轮年表对比,发现本文两条树轮年表的低值时段与邻近年表记录的20世纪20年代的干旱事件发生的年代一致。  相似文献   
735.
辽河流域社会经济活动的COD污染负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辉  栾维新  康敏捷 《地理研究》2013,32(10):1802-1813
辽河流域污染物的输入是辽东湾海洋环境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治理海洋污染的根本在于治理陆域污染。以辽河流域COD污染为研究对象,在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化及与土地利用数据匹配的基础上剔除了部分无效数据,提高了流域污染物估算和空间分析的精度,估算结果表明:2010年辽河流域COD总污染负荷约101万t,其中居民生活和畜禽养殖排放合计占总污染负荷的80%,是流域COD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源污染占11%;城市径流污染占9%。COD污染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且以面源污染为主,约有30万t入河。生物体代谢是COD污染的主要来源,污染物排放总量难于降低,辽河流域的COD污染压力短期内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736.
多叉树蚁群算法及在区位选址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元  张新长  康停军 《地理学报》2011,66(2):279-286
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叉树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 based on multi-way tree) 的区 位选址优化方法。在多目标和大型空间尺度约束条件下,地理区位选址的解决方案组合呈现 海量规模、空间搜索量庞大,难以求出理想解。基于多叉树的蚁群算法对地理空间进行多叉树划分,在多叉树的层上构造蚂蚁路径(ant path),让蚂蚁在多叉树的搜索路径上逐步留下信息 素,借助信息素的通讯来间接协作获得理想的候选解。采用该方法用于广州市的地理区位选址,取得良好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多叉树的蚁群算法,改善了蚂蚁在空间搜索能 力,适合求解大规模空间下的区位选址问题。  相似文献   
737.
<正>2010年11月27日,在资源县国土资源局召开的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座谈会上,唐接班局长等领导与基层所长进行了面对面坦诚交流沟通。这是资源县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认真听取基层意见,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全面工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38.
地质力学在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查中的重大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笔者在塔里木盆地进行石油地质研究和勘查工作中,运用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了塔里木盆地的成生发展及构造体系的划分,通过确定含油气区-选择油气富集带-寻找油气田-评价油气田的全过程的实践,在塔里木盆地实现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的重大突破;并提出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   相似文献   
739.
论塔里木盆地形成大油气田的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玉柱 《现代地质》1992,6(1):39-45
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查工作已有40年的历史,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和油气成果。特别是1984年塔北沙参2并获高产油气流,实现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的首次重大突破,而后,该盆地的油气勘查工作出现了新高潮。从1988年以来又连续实现了新构造、新层位上的新型油气藏的重大突破。笔者从油气资源、构造条件、成藏条件等方面论述该盆地形成大型——特大型油气田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740.
青藏高原大气降水和气溶胶化学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康世昌  丛志远 《冰川冻土》2006,28(3):371-379
近10 a来青藏高原大气降水和气溶胶化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结合冰川考察和冰芯研究工作,在高海拔冰川区获得了一批降水化学资料.回顾了早期青藏高原大气降水和气溶胶化学研究的背景,从高海拔冰川区降水化学的区域分布、季节变化、全球对比以及台站降水和气溶胶化学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