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文章对2007—2011年春季(3—5月)呼和浩特市逐日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SO2、NO2和PM10的日平均值进行了分析,得出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呼和浩特市近5a春季环境空气出现Ⅲ级(轻微污染)以上污染天气的唯一的首要污染物;在此基础上,对发生在2011年春季(3—5月)内蒙古中西部沙尘天气下,呼和浩特市同期首要空气污染物的变化做了分析,以期对今后呼和浩特市空气质量预报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2.
为了给南阳的旅游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南阳市气象局开发了南阳旅游气象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电视《旅游气象》节目、12121咨询电话旅游气象信箱、旅游景点设立的大屏幕电子显示屏、互联网、广播电台等多项旅游气象服务手段,服务南阳市的旅游业.本文分析了南阳旅游气象综合服务平台的的设计思路和建设实践,给出了提高旅游气象服务质量的意见和方法.  相似文献   
73.
利用察右中旗1961-201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对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平均值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结果探讨引起当地气候变化的可能原因.在此基础上,还对旱涝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1)近50a来察右中旗的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989年后上升幅度达0.67℃.(2)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匀,近50a来降水总量有减少的趋势,减幅明显,达14mm.年降水总量在年际之间差别较大,最多的年份可为最少的年份的2~3倍,旱年数多于涝年.(3)全球的气候变化和当地生态的人为改变是造成气温升高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74.
以快眼-Ⅲ无人机为航摄平台,对山西某集团下属煤矿进行了大比例尺地形图快速测绘,得到了项目区1:2000地形图、1:5000正射影像图和DEM.通过对航空摄影质量、影像质量、地形图成果质量的检查与分析,表明各项成果均符合国家测绘产品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5.
文章利用国家环保局数据中心提供的呼和浩特市逐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等级及首要污染物数据,简要分析了呼和浩特市2014年冬季日均AQI及首要污染物特点;对出现6d重污染的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导致本市冬季出现重污染的两类主要天气类型:首要污染物PM10重污染的沙尘天气类型和首要污染物PM2.5重污染的静稳天气类型。  相似文献   
76.
孤立云团造成的一次强对流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和雷达拼图产品等,结合WRF中尺度数值模拟,对2013年5月22日发生在山西省中南部的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河套地区正涡度平流的持续输送是500 h Pa切断涡旋形成、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低层冷平流沿其前方输入,后部有更强的暖平流输入,使涡旋不断加深发展,在其附近激发孤立对流云团,孤立云团上空存在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垂直结构,使得其上空上升运动持续加强,孤立对流云团得以维持和发展,其间形成的γ-中尺度和α-中尺度强对流云团是造成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原因,而地面海上高压后部水汽的持续加强和高空脊前干空气南侵,产生明显干锋生作用,是强对流的重要触发机制。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拼图显示,此次强对流过程是由单体回波发展合并加强造成的,这些单体回波的演变经历了"单体—加强合并—带状回波—弓形回波—减弱消亡"的过程;整个过程分为2个阶段,其回波面积、强度、移动速度不同,造成强对流天气特征差异明显。此次强对流天气存在3种类型,其温湿廓线结构及环境参数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判断强对流天气类型的指标。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日喀则蛇绿岩的镁铁质岩石进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同时根据Re-Os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约束来探索雅鲁藏布蛇绿岩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日喀则蛇绿岩镁铁质岩石微量元素的标准化配分型式与洋中脊玄武岩类似,又具有岛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均表明岩石的形成与俯冲作用有关。日喀则蛇绿岩产出于远离大陆地壳的SSZ环境,其形成过程未受到陆壳的混染;同时,Re-Os同位素体系受蚀变作用的影响也不明显。日喀则蛇绿岩镁铁质岩石的Re、Os含量低,187Os/188Os同位素比值较高,主要是源区性质和俯冲作用影响的结果。特提斯洋早期发生的多次俯冲作用造成地幔源区不均一。新特提斯洋壳俯冲过程中,上述不均一地幔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镁铁质岩浆上升,经过遭受了早期熔体/岩石作用的纯橄岩通道,发生强烈的Re-Os同位素分馏,使熔体与地幔残余Os同位素组成表现出明显的解耦现象,进而形成现今的日喀则蛇绿岩。  相似文献   
78.
79.
Based on the convection and diffusion mechanisms of radon migration, in this paper we deduce the two-dimens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radon transportation in the overburden above active fault zones with an unlimited extension along the strike. Making use of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he radon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overburden above active faults is calculated and modeled. The active fault zon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depth and the width of the fault zone, and the value of radon concentration, can be inverted from the measured radon concentration curve. These realize quantitative interpretation for radon concentration anomalies. The invers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fault zone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80.
断层圈闭油气藏受断层控制, 其放射性异常形式有特殊性。通过对断层圈闭油藏上放射性异常形成机理的探讨, 提出断层圈闭油气藏上放射性异常的形式, 并对延吉盆地油藏测量剖面上放射性异常特征进行分析, 总结出断层圈闭油藏上放射性异常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