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9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576篇
测绘学   284篇
大气科学   356篇
地球物理   357篇
地质学   1502篇
海洋学   298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97篇
自然地理   17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浙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质、地形和气候背景,是我国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浙江经济最发达,人口稠密,极易出现小滑坡(泥石流)大灾害情况。为科学防范降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大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我省建立的突发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从2003年7月开始投入运行,至今已进入第8个年头,已初步形成了预警预报系统与群测群防结合的防灾体系,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减灾成效。  相似文献   
72.
在对汶泗河冲洪积平原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不同含水岩组无机组分指标进行了分析,表明浅层孔隙水和部分地区岩溶裂隙水无机组分含量大幅增高,深层孔隙水无机物含量则变化不大。在有机污染方面,浅层孔隙水有机物检出率26.8%,但含量很低,远未达到饮用水标准限值;岩溶裂隙水有机物检出率46.7%,检出率相对较高,局部地段有机物超标;深层孔隙水有机物基本未检出。该区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无机污染呈面状污染特征,且污染程度较重,而有机污染则呈现点状污染特征,且污染程度总体较轻。对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现状,提出了地下水安全供水对策。  相似文献   
73.
该文提出了空间智能平台的概念,阐述了其研究意义和内容,明确了空间智能计算平台核心计算模型的建模对象和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宏观数学模型、群体行为模型两种用来构建空间活动模型的建模方法以及适用于空间活动分析的物理环境建模技术。从融合多尺度行为模型、构建城市日常生活模型、验证和校验核心模型以及平衡效率和效果4方面探讨了构建空间智能计算平台的关键技术。从实际功能看,城市空间智能平台是联系宏观复杂问题和微观机制的桥梁,是分析城市问题的工程化实验平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进入三都镇地界,随处可见满载煤渣的重型大卡,狭窄的水泥道路上只能容两辆车相互通过,路旁稀稀落落有一些坪子堆放着煤渣,红色砖瓦房的墙壁上布满黑色印记。  相似文献   
75.
2006年7—8月,对舟山群岛12个岛屿的不同底质潮间带设置的14条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调查,并进行了相似性群落聚类分析、非参数多维标序(nMDS)及丰度/生物量比较AB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采集到的大型底栖动物共69种,其中软体动物39种、节肢动物20种、腔肠动物4种、环节动物3种,脊索动物3种。优势种为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泥螺Bullacta exarata、紫贻贝Mytilus edulis、日本大眼蟹Macrophthalmus japonicus、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 japonica和沙蚕Nereis succinea。14条潮间带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为1 941.96g/m2,平均丰度为1 663个/m2,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分别为1.910,0.749,1.815。与20世纪80—90年代相比,舟山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急剧下降,优势种也有所变化,但其生物量与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舟山群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可划分为2个群落,即岩相断面群和泥沙滩断面群。泥沙滩断面的底栖动物群落已受到扰动,群落稳定性下降,而岩礁断面生态环境好于泥沙滩断面,底栖动物群落尚未受到扰动。舟山海域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滩涂围垦、水产养殖与海岸工程等人为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76.
关于数字水准仪i角指标限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数字水准仪在构造和测量原理上与光学水准仪具有不同特点的分析,给出了数字水准仪i角的含义和数字水准仪i角指标限差的量化表述,供仪器使用者和检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7.
78.
南黄海中部隆起是下扬子地块向海域的延伸,是当前海相盆地海域资源调查的潜力区。中部隆起自印支期以来经历多期构造隆升、挤压及剥蚀作用,显著影响了盆地油气资源的形成和分布。2016年底完钻的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首次在中部隆起钻穿印支不整合面,该不整合面在中部隆起既是新近系-第四系底界,又是下三叠统灰岩的顶界,横向延伸平缓,上、下地层产状差异巨大,下伏地层具有强烈的挤压变形及逆冲推覆,呈现显著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本次研究基于泥岩声波时差法计算的印支面地层剥蚀量约为1200 m,镜质体反射率法计算的剥蚀量约为1400 m,与地层趋势面估算的剥蚀量基本一致。结合南黄海盆地演化过程分析,认为中部隆起大致于晚三叠世开始隆升,至晚白垩世期间经历快速剥蚀,并可能延续到渐新世末期。在当前南黄海盆地资源调查逐步转向中、古生界海相残留盆地之际,依托实际钻探资料进行印支不整合面研究及剥蚀量恢复对于恢复盆地构造-热演化史及评价油气资源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9.
洞穴分布特征及地貌演化研究是洞穴科普活动及洞穴旅游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了解九洞天景区洞穴系统大型串珠式天窗群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对溶洞的规模、形态、发育方向及分布高程进行实地考察。将地理学“将今论古”的思想与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相结合,探讨九洞天洞穴系统的空间展布特征及其地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九洞天洞穴系统发育地层以二叠系茅口组地层为主,发育受断层节理和水文条件控制,溶洞发育方向多为北北东、北西和东南方向,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受第四纪间歇性抬升运动和侵蚀基准面控制的影响,洞穴系统垂向分布大致集中在1 150~1 220 m、 1 220~1 270 m、1 270~1 340 m三个海拔范围内,与区内古河道垂向分布具有相似性;九洞天洞穴系统和地貌演化经历油菜河伏流及底纳寨干谷形成期、梯子崖伏流及张家寨干谷形成期、九洞天伏流和大天桥干谷形成期三次大的发育阶段,形成九洞天景区天窗溶洞、明暗流和古河道并存的典型喀斯特格局。   相似文献   
80.
典型铬渣污染场地铬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西南岩溶区某傍河铬渣堆场为研究对象,对场地不同位置与深度的土壤及地下水样品进行采集,通过数理统计对Cr在场地中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场地对地下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总Cr浓度的水平分布具有差异性,表层土壤Cr浓度由上游到下游呈明显降低趋势,变化率为3.59;深层饱水带土壤中总Cr浓度分布受到地下水流场的影响,场地下游土壤铬浓度明显高于上游;杂填土垂向剖面的铬浓度分布不同于坡残积红黏土,杂填土中铬浓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浓度与土壤深度的关系可用y=63.88ln(x)-75.221来表示;而在红黏土中剖面中,铬大量聚集在土壤表层,后随着深度的增加铬浓度逐渐降低,接近基岩面有升高趋势;场地地下水中Cr(Ⅵ)的浓度受深层土壤中总Cr浓度的影响,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