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彭绍宏  黄将修  熊同铭  黄慕也 《台湾海峡》2004,23(3):293-301,i001,i002
本实验通过48h的急性毒性测试,来了解重金属Cu2 、Zn2 、Cd2 、Pb2 的污染环境对侧扁软柳珊瑚(Subergorgiasuberosa)的影响程度,以认知重金属对海洋生物尤其是柳珊瑚所造成的伤害.实验的结果显示,Cu2 的半致死浓度约为0.13mg/dm3,Zn2 为8.69mg/dm3,而Cd2 为10.84mg/dm3,Pb2 为8.49mg/dm3;亦即Cu2 污染对侧扁软柳珊瑚毒性影响最大.另外,在实验的观察中也发现,受到伤害的珊瑚中常会刺激黏液的分泌,在较高的浓度下则会造成其共肉组织的溃烂致使整株珊瑚部分或整体的死亡.在摄食影响的研究方面,侧扁软柳珊瑚在Cu2 浓度分别为0.02、0.05mg/dm3的污染环境下捕食丰年虫(Chirocephalus)的行为与正常珊瑚间有明显差异(p<0.01),经过Cu2 污染环境后的珊瑚虫(polyp)常常不能有效地捕食到丰年虫,甚至捕食到丰年虫却不能将其顺利吞咽而造成丰年虫从其触手中逃逸.数据显示正常珊瑚虫捕食丰年虫的成功率平均达85.42%,而受0.02mg/dm3Cu2 影响的珊瑚虫则为57.58%,受0.05mg/dm3Cu2 影响的则仅为24.24%.  相似文献   
72.
自台湾北部和平岛沿岸海域及淡水河出海口海域,采得软木软柳珊瑚(ubergorgia suberosa)、扁刺柳珊瑚(Echinogorgia complexa)、网刺柳珊瑚(Echinogorgia reticulata)和1未定种柳珊瑚等4种柳珊瑚目样品。检测体内18种金属含量。其中以Ca、Zn、Cu、Al、Fe及Mn含量较高.体长较长的珊瑚。体内金属累积量则相对较高,尤其以Cu及Zn的趋势最为明确。经统计分析。显示4种珊瑚体内金属含量彼此间无群组相关性存在,呈现多变、无规则性的分布。本研究与大堡礁及委内瑞拉附近海域同一目珊瑚(Gorgonacea)中相同金属分析值进行比较结果Cd、Pb及Ni含量彼此差异不大,但Cu的含量则以台湾北部珊瑚体内较高。  相似文献   
73.
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NASA)的Offiee of Space and Te rretrial Application,最近公布了关于利用地球资源观测卫星(Land sat)—3号反速光导摄像管(RBV)相机,对全世界大陆区进行系统摄像计划。地球资源观测卫星装有多谱扫描仪(MSS=Multi Spectral Scanner)和反速光导摄像管(RBV=Return Beam Vidicon)两种传感器(Sensor)。这次公布的计划是利用后者短时期内,系统地拍摄全世界大陆区域的计划。地球资源观测卫星反速光导摄像管(Land sat—3RBV)是具有可见近红外(0.505—0.750μm),地上分辨能力为40m,观测宽度为185km  相似文献   
74.
岩石的磁性     
众所周知,能准确地测定地磁三要素的历史,距今尚不足150年.因而,从观测到的地磁场资料来研究周期大于100年的地磁现象是根本不可能的.然而,利用古地磁学却能对以100年或更长时间为周期的地磁现象进行解析,这是因为古地磁学可利用岩石具有天然剩磁(NRM)——磁场“化石”这一性质.显然,为确保“化石”的纯洁性,所利用的NRM资料必须不为漫长岁月中的各种外界干扰(例如:变质、风化及雷击等)所混淆,这就促进了以研究岩石剩磁的性质及稳定性为主的地学分支——岩石磁学在蓬勃发展.显然,岩石磁学就是古地磁学的基础.本文仅就其中最基本的研究成果,分岩石中的铁磁性矿物、铁磁性矿物的氧化过程、热剩磁、化学剩磁和沉积剩磁以及剩磁的稳定性和退磁方法等五部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5.
作为东海地区地震发生的指标之一,多着眼于降水量与地震活动的研究上.为此,我们调查了日本各地降雨方面的情况.比较20世纪以来,各地逐月降雨量,可以看到梅雨期和秋雨期明显的地区,降雨也存在着明显的反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6.
本文选择长野县有代表性的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观测其内部小气候环境的季节变化,以便搞清松林对气候环境的影响。林内气候环境的变化与叶子状态的变化有关。在秋季十月下旬,由于叶色浓绿,林冠上部反射率约为18%;在冬季,由于叶子脱落,在开阔地带树冠下入射太阳辐射的最大反射率约为45%。林被覆盖对林区内的热量条件影响很大,在盛夏季节,林地表面最高和最低温度分别比裸地低30℃和3℃左右,这是由于松林植被减小了土壤温度波动的振幅的缘故。盛夏时节林内空气温度可以比裸地低7.5℃,相对地产生了冷的环境。在生叶和落叶过程中植株接收太阳辐射的主要部位位于不同的高度上,这从林内气温的垂直分布状态可以看出来。能量平衡分析认为,松林植被对其环境的主要影响之一是通过潜热通量来传输热量,即松林改变了鲍文比率,从而向其周围提供了凉爽清新的空气。这种热量交换在裸地上和城市柏油、水泥路面上是几乎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77.
78.
一、研究史 現代水平的、科学的金屬成矿预測学說产生較晚,并且全应归功于苏联的地質工作者。1932年B.A.奥布魯切夫院士首先提出了这一学說之后,А.Д.阿尔  相似文献   
79.
現在对埋藏在地下的金属矿床的普查方法引起了越来越大的兴趣。在这里,特別使人发生兴趣的是美国的研究者——地质学家恩盖里、地球化学家艾普斯戴依恩和克烈依頓的工作,他們研究了在金属矿床的岩石中氧的同位素的分布規律。关于他們研究的簡短报导已在很多杂志上刊載过了,  相似文献   
80.
钻进时,一些零件(泥浆泵的液压机件)和钻探工具经常不得不工作在强研磨性的介质中,但是,直到目前对这些零件的磨损还未给予应有的注意。在易磨损的零件上涂贴胶皮能够大大地延长它们的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